"为啥有些公司简介读着像念经?"上周帮创业的朋友改简介,他硬是把20人的团队写成"依托顶尖技术矩阵的行业生态赋能者",我当场笑喷了咖啡。这玩意儿发给顾客看,人家还以为接到诈骗电话呢!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,怎么写公司简介才可以让人记住还愿意掏钱。
▂▂▂▂▂▂
简介不是简历!避开这三个坑
刚入行的小白最容易犯啥错?给您看组真实对比:
常见雷区 | 正确示范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
"十年行业阅历" | "帮300家奶茶店找到回头客" | +70%可信承度 |
"专业团队" | "主笔老李会模仿00后说话" | +50%记忆点 |
"优质服侍" | "改稿不过三,熬夜不算钱" | +90%转化率 |
去年有个做宠物食品的顾客,原先简介写"采用先进膨化工艺",后来改成"厂长家金毛试吃员月胖三斤",当月咨询量直接翻番。您瞅瞅,说人话比拽名词管用多了。
▂▂▂▂▂▂
核心三要素:热度·记忆点·行动钩
"刚起步的公司怎么破?"这是我被问最多的症结。记住这一个公式:
【细分场景】+【化解痛点】+【反常细节】
↓ ↓ ↓
"专治美容院老板的朋友圈焦虑(场景)
每天三条不重样的晒图文案(方案)
老板娘亲自当模特拍对比照(亮点)"
重点来了!千万别犯这些低级错误:
堆砌获奖证书(顾客压根记不住)
吹嘘商圈规模(跟买菜大妈没有关系)
隐藏联系方式(等着顾客玩捉迷藏?)
说个真事:有个做法典咨询的朋友,简介里写"胜诉率98%",半年没开单。改成"对方律师最怕你手机里有我这三个症结"之后,电话都被打爆了。您看,给鱼饵不如教钓鱼。
▂▂▂▂▂▂
数据化表达对照表
给您准备了个万能转化表:
抽象描述 | 数据化改造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服侍过众多顾客 | 每月帮23家餐馆写打折文案 | 餐饮行业 |
火速响应 | 凌晨2点还能收到撰改稿 | 急单顾客 |
丰富阅历 | 去年写过417篇房产软文图文片 | 垂直领域 |
我表弟开的摄影工作室就是个活例子。原先写"专业团队设备先进",后来改成"能拍清哈士奇眼屎的4K摄像机",现在周末档期排到三个月后。记住咯,具象数字比形容词好使十倍。
▂▂▂▂▂▂
行业黑话转化指南
这儿有个接地气翻译手册:
行业术语 | 人话版本 |
---|---|
深度赋能 | 手把手教到会 |
打通闭环 | 从写到发全包圆 |
降维打击 | 比同行多送三稿 |
去年帮家政公司改简介,把"增强家室空间效能"改成"让钟点工阿姨秒懂你的收纳习惯",立马拿下两个小区团购单。故此啊,热度比专业更为重要。
▂▂▂▂▂▂
简介迭代路线图
最后给个实操步骤:
- 先写200字大白话版本(就当给奶奶介绍)
- 加三个顾客常问的症结(比如说"多少钱""多久交稿")
- 塞个让人想截图的金句(比如说"文案不炸街,尾款全退")
- 最后删掉所有形容词("优质""专业"统统见鬼去)
朋友的公司照这一个套路改完,最绝的是在简介末尾加了句"看完还没取关的话,可以聊聊"。结局留言量涨了3倍,出于顾客觉得"这公司挺实在"。
▂▂▂▂▂▂
说点掏心窝的:见过太多公司把简介写成自嗨型小作文。要我说啊,好简介就得像菜商圈吆喝——三句话让人停下脚,五句话让人掏钱包。下次写简介卡壳时,不如想一想楼下卖煎饼的大姐怎么招揽生意,保准比抄同行官网强百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