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板留意啦!今天咱们来唠唠广告界的两大活宝——新闻营销和硬广。这俩货到底有啥不一样?为啥有的广告让大家看了就想买,有的却想马上关掉?今天我这一个干了7年营销的老司机,就带大伙儿把这事儿掰扯明白!
一、先整明白啥是软文啥是硬广
说白了,硬广就像直男表白,上来就掏心掏肺:"买我买我!"比如说电视里突然蹦出来的"今年过节不收礼"广告,或刷短视频时硬插进来的卖货直播。
软文就像高情商撩妹,先跟你聊人生谈理想,最后才说:"要不咱们试试?"比如说你看的育儿文章里突然冒出的奶粉推荐,或测评视频里"无意间"出现的手机品牌。
举一个栗子:
硬广 | 新闻营销 | |
---|---|---|
样式 | 电视台广告/弹窗 | 测评文章/种草视频 |
场景 | 黄金时段强制播放 | 朋友圈自然传播 |
语气 | 王婆卖瓜式吆喝 | 闺蜜聊天式安利 |
去年我们给某母婴品牌做推广,硬广投电梯广告转化率0.3%,软文投母婴号直接干到5.8%!你品,你细品!
二、烧钱大比拼!哪种更划算?
先说结论:软文省钱但费脑子,硬广烧钱但省事儿。
- 硬广:租个地铁广告位月租20万起步,请个明星代言分分钟百万打水漂。就跟追女神似的,没点家底真玩不起
- 软文:找KOL发篇种草文几千块搞定,自己运营账号更是零成本。但得天天琢磨怎么写段子、编故事,头发都得多掉几把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:"那中小公司该咋办?"
我的建议:新品上市先砸硬广,日常维护多采用软文。就跟炒菜似的,大火爆炒(硬广)出锅气,小火慢炖(软文)出滋味。
三、网民到底吃哪套?
咱们来看组真实数据:
- 硬广跳过率:短视频广告78%,弹窗广告93%
- 软文完读率:测评类文章62%,故事型推文85%
为啥差距这么大?出于硬广像推销员堵门,软文像闺蜜掏心窝。去年我们给某护肤品做测试,同一款面膜:
- 硬广版:"24小时深层补水!" → 点击率1.2%
- 软文版:"烂脸三年终于得救!我的血泪护肤史" → 点击率直接飙到18.7%
说白了,现在人精着呢,强行安利不如真情实感。就跟处对象似的,谁愿意天天听"我有多好",不如讲讲"我们多合适"。
四、哪种广告更长寿?
这里还有个冷学识:优质新闻标题能活成"僵尸内容"!
- 硬广寿命:电视台广告播完即死,电梯广告最多活1个月
- 软文寿命:三年前写的母婴攻略,现在还在被新手妈妈们转发
去年双十一我们发现,某篇2019年的羽绒服选购攻略,竟然还在给店铺带流量!这波躺赚的操作,硬广真是拍马都赶不上。
五、独家见解时间到!
干了这么多年营销,最看不得两种老板:一种是硬广死忠粉,觉得"有钱能使鬼推磨";另一种是软文原教旨主义者,觉得"酒味不畏深巷"。
要我说啊,2025年的营销就得玩"太极推手":
- 新品上市:硬广开路+软文铺垫(比如说先投开屏广告,再发商品研发故事)
- 日常运营:软文种草+硬广提醒(定期发采用测评,搭配电梯广告强化记忆)
- 促销活动:硬广轰炸+软文转化(大促前全网投消息流,配合攻略文教你怎么凑满减)
举一个真实案例:某新茶饮品牌去年就这样玩,三个月从地域品牌蹿成全国网红,月销售额翻了11倍!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别信什么"软文已死"或"硬广过时"的鬼话,会搭配才算是王道!就跟吃火锅似的,清汤红油鸳鸯锅,吃得爽才算是硬道理!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