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科普软文标题这样写,阅读量翻倍不是梦?

你有没有发现,同样的科普内容,换一个标题阅读量就能差十倍?去年某健康账号做过测验:讲肠道菌群的文章,标题A《人体微生物群落探究》点击量287,标题B《肚子里的百万大军决定你胖瘦》点击量2.3万。今天就带你看透科普标题的门道,保准你学完就想马上试手。


科普标题为啥难写?
跟做科研的朋友聊天,他说最头疼要把论文标题改成大众能懂的。这话我深有体会,去年写篇量子力学科普文,先后改了19版标题才过审。难点首要在:

  1. 专业术语和互联网热搜词打架(比如说"线粒体"怎么通俗化)
  2. 严肃内容和猎奇要求冲突(不能像娱乐八卦那样夸张)
  3. 消息准确性和传播力拉扯(既要严谨又要吸睛)
    后来发现某大V的秘诀:把晦涩概念换成日用比喻,比如说把"纳米物质"说成"会变形的钢铁侠战衣物质"。

三招让标题既专业又好懂
医疗器械公司的文案总监教我绝活:
问句勾人法
×《遗传因子编辑技术定律》
√《你的遗传因子能被Ctrl+Z撤销吗?》
数字法则
×《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》
√《50岁后戒掉这3样,血管年轻10岁》
悬念制造术
×《航天育种技术进展》
√《上过天的种子种出的瓜,你敢吃吗?》
上次用这三板斧改标题,知乎回答的点赞量从23涨到2300。


标题类型平均点击率转发率专业度感知
纯学术型1.2%0.3%★★★★★
悬念疑问型8.7%4.1%★★★☆☆
生活类比型12.3%6.8%★★☆☆☆
数据冲击型9.5%5.2%★★★★☆

搞气象科普的老张就靠数据型标题翻身,把《厄尔尼诺现象解读》改成《将来三个月暴雨预警:比去年多浇透300个西湖》,阅读量破百万。


平台不一样套路不一样
在知乎被喷"标题党"的教训让我明白:
→ 公众号适合"结局前置":《睡前做这事,多燃脂38%》
→ 头条偏爱"冲突对比":《专家吵翻天的致癌物,你家厨房就有》
→ B站要加"场景限定":《给理科生讲明白量子纠缠》
→ 抖音必须"留钩子":"最后一条千万别学!"
上周看同事把《航天服物质揭秘》改成《杨利伟的秋裤藏着黑科技》,在抖音直接爆了500万播放。


这些坑千万别踩
某科普大号编辑部的血泪清单:
× 滥用震惊体:"惊天秘密!"(网民免疫了)
× 绝对化表述:"百分百有效"(易被举报)
× 专业词汇堆砌:"双盲随机对照试验"(直接劝退)
× 虚假承诺:"看完就能成专家"(实际做不到)
他们现在内部审核标题有个土办法——拿给扫地阿姨看,阿姨能懂才算过关。


冷门领域怎么突围?
认识个专讲寄生虫的医生,硬是把《绦虫生命周期》写成《你点的五分熟牛排正在培养寄生虫军团》。后来他摸索出垂直领域破圈公式:
冷门学识+常见场景+情绪词=《你家猫砂盆可能正在孵化远古生物》
现在他每条视频标题都能带话题上热搜,秘诀就是找到专业和热点的隐秘连接点。


最近在翻旧报纸,发现1958年《学识就是力量》杂志的标题特别猛:《让蚊子绝育的秘密武器》《怎样把月亮变成收音机》。突然觉得做科普就像炒菜——同样的食材,大火爆炒还是文火慢炖,全看掌勺人的功夫。下次写标题卡壳时,不妨先放下专业包袱,把自己当成在菜商圈跟大妈唠嗑的摊主,保准能蹦出令人神魂颠倒的景象的好点子。不信你现在就试试,把"区块链技术"说成"是互联网时代的联名记账本"?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科普软文标题这样写,阅读量翻倍不是梦?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