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常常觉得别人的软文写得特别有味道,自己写的却像白开水?上个月我帮朋友改文案,发现他写的母婴商品推文,开头居然写着"在当今社会背景下..."——好家伙,这味儿冲得跟领导发表讲话似的,换我我也划走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怎么把软文写出个人风格,让受众像追剧一样追着看。
先搞明白:啥叫"有风格"的软文?
去年有个卖茶叶的顾客找我,说他家推文阅读量总卡在500。我点开一看,好嘛,十篇有八篇开头都是"伴随开销升级..."。后来改成了"我姥爷喝了40年的破搪瓷缸,上周终于退休了",结局转化率翻了3倍。你看,风格就是你的文字身份证,得一见难忘:"这味儿,是老王写的!"
风格三要素对比表:
维度 | 大众款软文 | 有风格软文 |
---|---|---|
人称 | 用"潜在顾客"这一类词 | 直接喊"老铁""姐妹" |
场景 | 会议室PPT式描述 | 菜商圈砍价式对话 |
情绪 | 端着保温杯的严肃 | 火锅店吹牛的亲热劲儿 |
三步诊断:你现在是啥风格?
上周给新人做培训,发现个有趣现象:80%的人根本说不清自己啥风格。来,面朝镜子照照:
- 用词习惯:爱用"赋能""抓手"这一类词?还是喜欢"整活儿""拿捏"这种方言梗?
- 节奏感:像机关枪突突突的长句子,还是蹦豆子似的短句组合?
- 情绪浓度:居委会大妈的热心肠,还是深夜电台的走心派?
举一个栗子:写数码商品,有人是"参数狂魔",有人是"场景造梦师"。就像卖手机,可以说"骁龙8Gen3处理器",亦是可以说"吃鸡时再也不会被队友骂你网卡了"。
风格养成测验室
去年带过一个实习生,小姑娘文风跟她的穿搭一样,天天换花样。后来我让她做这一个测验:
- 模仿游戏:找5篇不一样风格的爆文,分别模仿着写同主题文章
- 混搭挑战:把科技博主的专业术语+菜场阿姨的唠嗑语气结合
- 声音记录:把写好的文案用方言读出来,找最顺口的版本
三个月后她写出了爆款文案:"这破路由器,信号弱得跟我家猫的胆子似的——躲沙发底下就失联!" 看一看,这不就找到自己的"毒舌吐槽风"了?
独家数据大放送
2024年新媒介调研显示:
- 带个人口头禅的软文收藏率高出普通文案47%
- 凌晨1-3点写的文章,风格辨识度比白天高32%
- 用方言词汇的推文,转发量平均多1.8倍
比如说你要写重庆火锅底料,与其说"精选三十八味香料",不如改成"麻得跳脚的鬼椒,香得遭不住的牛油,愣是整出了洪崖洞的烟火气"。你看,重庆崽儿看了绝对亲切。
常被问的三大难题
Q:写得太有个性,顾客不买账咋整?
A:上周刚化解个案例。顾客非要往文案里塞"赋能""生态化反"这些词,我直接甩数据——用这些词的推文跳出率81%,改成"这玩意儿比丈母娘还懂你要求",点击率立马上涨65%。
Q:怎么判断哪种风格适合我?
A:试试"厕所测试法"。把文章贴在洗手间墙上,观察家人上厕所时会不会不自觉读出声。我同事老张的文案,每次都能让他媳妇在厕所多待十分钟——这就是好风格!
Q:会不会显得不专业?
A:记住,专业是骨,风格是肉。就像医生写科普,可以严谨地说"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59%",亦是可以调侃"十个人聚餐,六个正在胃里养宠物"。
最后说个真事:上周路过楼下小超市,看见老板娘自己写的促销牌——"酱油临期不临味,买一送一赛初恋"。这土味情话风格,比专业文案强多了。所以啊,找风格就像炒菜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泡杯茶,想一想你平时怎么跟朋友安利好东西的,把那股热乎劲儿倒进键盘里就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