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湖北农产品这么好,为啥就是卖不爆?

你是不是也刷到过这样的视频?洪湖的莲藕比胳膊粗,秭归的脐橙甜过初恋,可评论区总有人问"这么好的东西在哪买"。更气人的是,有些外地朋友居然以为武汉鸭脖是湖南特产!今天咱们就掰扯明晰,湖北这些宝贝农商品到底该怎么卖?我去年帮老家合作社卖香菇,三个月从滞销到爆单,这里头门道可不少。


第一步:搞明晰你的对手是谁

去年有个做恩施玉露茶的老板找我诉苦:"我的茶叶明明比龙井香,为啥就是卖不过人家?"我带他去西湖边的茶叶店转了一圈,发现货架上龙井都写着"乾隆下江南时钦点",而他的茶叶介绍还停在"富含茶多酚"。

比商品最为核心的是故事

  • 房县小花菇要说明晰为啥比普通香菇贵三倍(昼夜温差15℃+青冈木栽培)
  • 荆州鱼糕得讲明白慈禧为啥三天不吃就想得慌(鲜鱼现杀不过午)
  • 襄阳大头菜得翻出《齐民要术》里的腌制古法(传了19代人的老坛)

有个做监利龙虾的老板特别会来事,他把养殖基地的实时监控挂在网店首页,开销者能看见小龙虾在稻田里撒欢。结局转化率直接翻倍,眼见为实就是非常好的广告


第二步:定价是个技术活

见过最离谱的定价是随州泡泡青卖98块一斤,老板名正言顺:"我们这是贡品!"可潜在顾客哪管这些,超市里有机蔬菜才卖20块。后来改成39.9两斤装,配上朱元璋逃难时喝菜汤的传说,反而成了网红商品。

定价要过三道坎

  1. 成本价(包括物流损耗)
  2. 竞品价(淘宝搜同品类前10名的均价)
  3. 心理价(让人觉得"不买就亏"的临界点)

比如说孝感米酒,单瓶卖15嫌贵,但做成"早餐组合"(米酒+醪糟+孝感麻糖)定价49包邮,立马让大家觉得超值。组合销售能悄悄增强客单价,还不用打折伤品牌。


第三步:选对渠道比努力重要

去年帮十堰的葛根粉找销路,试过抖音直播、社区团购、微商代理,最后发现最好卖的是医院门口的保健品店。为啥?买葛根粉的大多数是三高人群,他们更信得过实体店。

不一样商品适合不一样路子

  • 时令鲜果(宜昌柑橘)→ 社区团购+短视频带货
  • 耐储特产(荆州鱼糕)→ 电商平台+直播切片
  • 高端礼品(宜红茶)→ 公司定制+文化体验馆

有个做洪湖莲藕的厂家特别聪明,他们和武汉的藕汤店搞联名,开销者扫码就能买同款藕。结局线下的藕汤销售额涨了30%,网店订单也跟着翻番。线上线下联动才算是王道


第四步:让包装自己会说话
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是房县黄酒,品质不输绍兴花雕,可包装上就印个"房县黄酒"四个大字。后来重新设计时,把"李白醉饮"的插画印在瓶身,配上"一杯解千愁"的slogan,价钱立马从38涨到138。

好包装要完成三个任务

  1. 3秒内说清商品是啥(孝感米酒瓶身印着醒目的"孝"字)
  2. 30秒内勾起购物欲(恩施土豆包装上写着"海拔1200米的高山小可爱")
  3. 3天内引发拍照分享(襄阳牛肉面做成"诸葛锦囊"造型)

有个做武汉热干面的品牌更绝,他们把调料包做成黄鹤楼形状,面条盒展开就是武汉地铁线路图。这种设计不但实用,还自带传播属性,商品本身就是广告位
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卖农商品别老想着赚快钱。去年有个做蕲春艾草的老板,坚持用古法收割晾晒,诚然成本高但回头客特别多。他说:"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,不可以在我们手里变味。"结局今年有中医馆主动找他签长期合同。你看,守住本心才算是最长久的生意经。下次再看见湖北的好东西卖不动,别光顾着骂外地人不识货,先想一想怎么把故事讲进人心里。就像热干面出了武汉就变味,可蔡林记的包装面照样能卖全国——核心得让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芝麻香啊。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湖北农产品这么好,为啥就是卖不爆?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