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你的新闻稿为什么总被拒?投稿避坑指南来了


第一关:选题这道坎怎么跨

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?熬夜写的新闻稿投出去杳无音信。去年某初创公司连投5家媒介都被拒,后来发现是选题方向跑偏了。他们的智能水杯推广稿硬要扯"量子科技",结局编辑直接当科幻小说处理了。

选题三必问

  1. 这事新鲜吗?
    突发新闻要在24小时内出手,像前阵子"新能源车充电桩新国标"政令解读稿,当天投稿的媒介采用率高达78%
  2. 和谁有关?
    某母婴品牌把新品发布会写成《新手爸妈的深夜救星来了》,阅读量比普通通稿高3倍
  3. 能蹭上热点吗?
    参考某培育机构在高考期间推出的《考场外的智能手表战争》,巧妙结合考场安检热点

记住,编辑每天要看上百份稿件,你的选题必须像刚出炉的烤红薯——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香味。


第二关:架构搭得好,过稿没烦恼
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,是某科技公司把商品参数写成仿单。其实新闻稿要学鱼骨架——中间硬挺两头鲜活。这里还有个倒金字塔Plus公式

黄金三秒法则:开头必须交代5W1H,比如说"5月15日北京讯——京东物流今日宣布上线无人机配送专线"
故事夹心层:插入网民案例,像"快递员老张现在每天少跑20公里山路"
数据底座:结尾放权威数据,比如说"据国家邮政局统计,该技术可降低30%物流成本"

去年某家电品牌用这一个架构写的节能空调稿,被7家央媒同时转载。记住,编辑审稿就像吃三明治,面包(导语)要脆,夹心(内容)要实,酱料(数据)要足。


第三关:投稿平台怎么选不踩雷
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,是把育儿经投到财经频道。这里还有个四象限筛选法

平台类型适合内容投稿技巧
央媒党媒政令解读、行业趋势提前3天联系跑口记者
地方媒介民生服侍、地域金融附上本地化数据支撑
行业垂直技术解析、商品测评搭配操作演示视频
自媒介热点追踪、网民故事准备3版不一样字数稿件

有个真实案例:某生鲜平台给南方都市报投《暴雨中的菜篮子保卫战》,给36氪投《前置仓模式的暴雨负荷测》,同个事物两套写法,双双过稿。


第四关:审核卡壳急救包

收到退稿通知别急着哭,先做退稿五步诊断

  1. 查错误字(87%的初稿有隐蔽错误字)
  2. 看数据来源("据内部统计"是红线)
  3. 审图片学识产权(某公司用网图被索赔5万)
  4. 核联系消息(空号会被拉入黑名单)
  5. 测打开速度(附件别超10MB)

去年某医疗公司被退稿7次,后来在正文插入"国家卫健委专家论证会现场图",第八次投稿直接登上行业头条。记住,好稿件是撰改出来的,不是写出来的。


第五关:跟进有门道

投稿不是一锤子买卖,这里教您三次跟进法则
首次投稿:正文末尾加"如需补充物质请随时联系"
三天后:简短邮件问"是不是需要调整叙事角度"
七天后:提供延伸选题"这一个事物还有后续进展"

某文旅集团投稿被拒后,主动提供《景区智能闸机运行日志》,反而促成深度报导。记住,编辑亦是人,他们更愿意搭理"有备胎"的投稿者。


说点心里话

干了八年媒介,看过太多好稿件死在不会说话上。其实投稿就像相亲,你总得先摸清对方口味。有个诀窍分享给到大家:把投稿邮箱当朋友聊天框,每次附上句"这是您上周关注的XX领域新动态"。去年某科技公司靠这招,过稿率增强了60%。记住,好新闻稿不该是冰冷的通告,而是带着体温的故事匣子。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你的新闻稿为什么总被拒?投稿避坑指南来了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