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常常刷到那种看起来像正经文章、读着读着却被种草了商品的神文案?上周我朋友小王还跟我吐槽:"刷到篇讲颈椎按摩的文章看得直抹眼泪,结局最后推荐个筋膜枪——核心我还真下单了!"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这种让人防不胜防的软文化包括广告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
第一招:把广告藏进故事会
说到软文化包括广告,不得不提脑白金的骚操作。二十多年前他们整了个《人类可以永葆青春》系列,通篇科普"脑白金体"这一个虚构器官,愣是让大爷大妈们追着问"这玩意儿去哪买"。现在的套路更加高级了,就像顾家家居去年拍的《支点》短片,表面上讲家具怎么支撑生活,暗地里把品牌理念揉得那叫一个润物悄无声。
新手小白最容易踩的坑就是硬广思维,上来就"我家商品宇宙第一"。记住咯,好广告得像洋葱——剥开三层才可以看见核心。比如说你要推个护手霜,完全可以写《美甲师亲授:做完这行还保住纤纤玉手的3个秘密》,最后一个秘诀再沉甸甸带出商品。
第二招:九宫格轰炸法
刚入行那会儿,前辈教我个土法子——拿张A4纸画九宫格,中间写商品名,周围八个格填卖点。上个月给某民宿写推文,硬是用这一个法子从"床垫舒服"挖出"房东会调鸡尾酒"的隐藏亮点,结局那篇推文转化率直接翻倍。
这里给大伙儿整个对比表格更加直观:
传统写法 | 九宫格写法 |
---|---|
"床垫采用记忆棉" | "凌晨三点翻身不会吵醒室友" |
"提供早餐" | "会做老上海粢饭糕的房东" |
"近地铁站" | "下雨天鞋子不沾水的秘密通道" |
第三招:情感共鸣暴击
华为当年那个《千万不要采用猫设置手机解密钥》真是绝了!表面看是铲屎官翻车日常,实际秀的是指纹解锁灵敏度。这种打法最核心的是找到商品与日常的魔性连接点——你卖洗衣液?试试写《合租碰到洁癖室友后,我现了比84更狠的去渍神器》。
最近看到个更绝的案例,某宠物医院写《带猫绝育被挠出血后,医送我三支神奇药膏》,其实最后推荐的只是普通碘伏棉签。但人家愣是把"宠物应激处理"这一个专业话题,讲得跟闺蜜唠家常似的。
第四招:自问自答拆套路
Q:软文是不是必须文笔好?
A:大错特错!你看那些10w+爆文,哪个不是大白话?核心要会说人话、讲人事。上周帮健身房写的推文,开头就是"去年体检脂肪肝,今年腹肌能开瓶盖",数据比那些"专业器械+顶级教练"的硬广高了三倍不止。
Q:怎么判断选题能不能火?
A:教你个野路子——把标题扔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,假若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问"这是真的吗",这选题准爆。之前测试《超市打折菜隐藏的致癌风》,阅读量直接破50w,其实正文就推荐了个保鲜盒...
第五招:长期养鱼战术
要说玩长期主义,顾家家居的"816全民顾家日"真是教科书级别。连续十年搞同个IP,从最初卖家具到今日输出生活方式,这种温水煮青蛙式营销才算是真高手。就像养鱼塘,今天撒点优惠券,明天抛个情感话题,让开销者不知不觉就游进你的鱼篓。
有个做儿童绘本的朋友更绝,每周更新《3岁娃妈踩过的100个坑》,写到第87篇才推荐自家点读笔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粉丝追着问"能不能提前开团购",这可比硬推高明多了。
本人观点时间:软文化包括广告玩到最后,拼的是对人性的理解。就像追姑娘,死缠烂打送玫瑰不如陪她淋场猝不及防的雨——让人记住的不是商品参数,而是那份'刚好你要,正好我专业'的默契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把网民当朋友而非韭菜,这事就成了大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