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我说各位老板,新店开业怎么才可以一炮而红?是不是觉得满大街都是打折促销,自己搞活动就像往大海里撒盐——根本激不起水花?别急!今儿个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保准你听完直拍大腿:"早该这么干啊!"
一、开业搞活动不就是打折?那你可亏大发了!
(压低声音)偷偷告诉你个秘密:去年西大街新开的火锅店,开业三天客流暴涨200%,靠的可不是单纯打折。他们老板老张蹲在店门口数了三天人流,最后摸着啤酒肚跟我说:"这活动设计啊,得跟炒菜似的注重火候!"
重点来了:
满减不如送体验(你品,你细品):
别死磕"满100减20"这种烂大街套路。学学人家儿童乐园,开业当天免费玩旋转木马,家长带着孩子一来,转头就去办了2000块的储值卡。限时比长期更抓心:
你猜为啥超市总搞"早市特价鸡蛋"?就为那帮老头老太排队造人气!试试"上午10点前进店送现磨豆浆",保证门口队伍排得比核酸检测还长。赠品要让人晒朋友圈:
印着店logo的帆布袋早过时了。看一看网红奶茶店咋玩的——定制ins风手机支架,买奶茶就送,小姑娘们咔咔拍照发圈,这不就是活广告?
二、选址装修这些坑,10个老板9个栽
(敲黑板)重点中的重点!上周亲眼见着隔壁美容院花20万装修,结局开业三天就三个客人。为啥?选址时光看租金便宜,没留意整条街都在拆迁!
避坑指南:
蹲点看人流别犯懒:
连续三天早中晚蹲守目的地段,拿本子记着:穿拖鞋遛狗的大妈多?说明是居民区。踩着高跟鞋的白领多?适合轻食简餐。装修牢记三秒法则:
门头字太大像办证小广告,太小又看不见。记住:五米开外能看清店名,三秒内让人记住特色。看一看那个叫"火焰山"的烧烤店,整个门头做成火山喷发造型,晚上LED灯一亮,半条街的人都瞅见了。试营业比开业更为重要:
别急着敲锣打鼓,先悄咪咪试营业七天。我认识个川菜馆老板,试营业期间每桌送凉菜,条件是必须写三条改进建议,结局正式开业时服侍评分直接冲上美团榜首。
三、宣传发传单?OUT!试试这些野路子
(掏出小本本)上个月帮朋友理发店做开业推广,用这三招,98平的小店愣是做出单日2.8万营业额:
地推不要脸才有用:
别站路口见人就塞传单。学学健身房教练,看见潜在开销者直接说:"姐,免费修眉体验下?"等人坐下了再慢慢聊会员卡。朋友圈集赞玩出花:
"集28个赞送代金券"早没人理了。换一个玩法:发抖音探店视频@店家,点赞超88送招牌菜,立马有小姑娘带着自拍杆来打卡。异业联盟才算是王炸:
跟隔壁便利店搞"买牙膏送美甲体验券",跟水果店搞"充值送芒果礼盒"。我见过最绝的,母婴店和产后修复中心联手,宝妈群里直接炸锅。
四、这些法典红线千万别碰!
(突然严肃)去年有家新开的健身房,出于宣传单印了"全市最低价"被罚三万。记住:
- 绝对不能说"最":最大/最好/最便宜都是雷区
- 赠品也需要开发票:别以为送的东西不用交税
- 活动日期精确到分钟:写"直到9月30日"可能被告,得写"2025年9月30日23:59截止"
个人掏心窝子的话
干了八年营销策划,见过太多老板开业时豪气冲天,三个月后关门大吉。归根结底就俩字:别贪!别想着一次活动就把三年钱赚回来,先把人引进门,培养开销习惯才算是正经。最后送各位一句话:开业大吉不是结束,而是经营马拉松的起点。您假若能把开销者从"薅羊毛"变成"真粉丝",那才算真本事!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