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参加总裁培训:为什么企业高管都在抢名额?
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已经身价千万的公司老板,为什么还要挤时间去参加什么总裁培训班?是钱多没处花?还是真的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?说实话,我之前也觉得这种课就是装样子的,直到亲眼见到一位做建材的朋友,在读完长江商学院的总裁班之后,居然把企业从传统行业硬生生转型成了数字化服务商,年利润翻了将近三倍……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,总裁培训到底教了什么?
总裁培训到底是什么?不只是“上课”那么简单
很多人一听到“总裁培训”,可能立刻联想到一群老板坐在教室里听课——嗯,其实只对了一半。它更像一个高端决策者的共创圈子和系统性反思的场景。你想想,平时在公司里,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业务、开会、应酬,有多少机会能真正跳出日常,审视自己的战略盲点?
所以啊,总裁培训绝不是简单教你怎么管人、怎么财务分析,它真正提供的价值是:
- 跳出你的认知同温层:你每天接触的人、信息可能都和你类似,而这类课程把你扔进一个充满不同行业高手的群体里,比如互联网CEO、制造业老板、投资人等等,这种碰撞才会真正激发新思路;
- 系统性梳理问题:自己做企业时间久了,很多问题是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好的课程会逼着你用框架重新看业务、组织、战略,比如SWOT其实谁都知道,但真的在用吗?很少;
- 资源对接是隐型福利:这个就不多说了,你懂的。
但它到底适合谁?是不是所有老板都得去?
不一定!虽然课程内容确实很有价值,但也要看阶段。
比如你公司还在从0到1、每天生死存亡的阶段,那可能更适合先专注业务打磨产品,而不是立马去读一个十万二十万的班。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你的企业已经过了生存期,正在纠结:怎么突破增长瓶颈?怎么带更大规模的团队?怎么布局新业务?——那这类培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。
举个真实例子:某消费品领域CEO在参加中欧总裁班后,受同学启发尝试社群营销模式,半年内复购率提升了30%。所以你看,有时候不是你没想法,而是缺那个点燃思路的火花。
总裁培训教的东西,能真的用出来吗?
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了——学完能不能落地?
我把它分成三个层面:
- 思维层面:学完你会清楚知道你的行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,你的打法该侧重增长还是效率,这叫战略校准;
- 工具层面:比如如何搭建绩效体系、怎么做股权激励、数字化转型从哪里切入……这些学了就能回去用的;
- 资源层面:很多项目结束后仍有校友会、私董会持续活动,等于长期拥有一个智囊团。
但要注意的是:不是所有课程都靠谱。市面上确实有些课内容空洞、只讲理论,或是单纯以“混圈子”为卖点——所以选择时一定要看课程设计、讲师背景,最好有熟人推荐。
如果我要报名,该怎么选课?
这部分我得老实说,我也不是所有机构都深入了解过,具体哪家绝对最强不敢下定论,但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判断:
- 看内容是不是匹配你的痛点:你是要学战略、领导力、资本运作,还是品牌传播?别盲目追名校,适合才最重要;
- 看老师和同学是谁:讲师有没有实战经验?同学来自哪些行业?是不是你能交流得来的群体;
- 有没有落地辅导部分:光讲课不行,得有没有项目实践、企业参访、私董会陪跑等等;
- 预算与时间:线下集中班通常5-10万不等,线上课会便宜很多,但互动性完全不一样。
最后说几句实在的
当然了,不是说读完总裁班你就立刻能成为马云第二。课程再好,也只是外力,最终能不能转化、敢不敢变革,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打破惯性、持续行动。
但有一点我能肯定的是:越是成功的人,越懂得投资自己。他们愿意花钱买时间、买认知、买视野,而这往往才是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。
所以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参加,别光想着“贵不贵”,而是问自己:“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我企业少走三年弯路,我愿意尝试吗?”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