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吸金旅游软文网站,中小旅游社低成本推广的秘诀
【文章开始】
你算过没?辛辛苦苦做个公众号、发发朋友圈、投点钱做推广,结果咨询电话响了几下就又安静了? 今年旅游市场估计都奔着5万亿跑了,但为啥这钱落不进你口袋?很大一个问题出在推广文案上,太硬了!太没吸引力了!游客都免疫了啊!
那咋整?我今天就想跟你聊聊一个可能被小旅行社、甚至是个人导游忽略的利器——专门用来“种草”的旅游推广软文网站。这玩意儿听着挺互联网,但其实弄明白了,它的成本比你想象的低多了,效果?你往下看。
一、 啥叫旅游推广软文网站?它就是个“故事库”加“种草机”
别被名字吓着。它核心就一个地方,专门存放你写的、或者找人写的旅游推广软文的地方。
* 这软文写的啥?写的不是干巴巴的行程报价单!写的是感觉!写的是故事!写的是让读者看了心痒痒,恨不得立马收拾行李出发的冲动!
* 比如:“在婺源深秋的篁岭,我推开窗户,竟把一幅水墨丹青打翻在地”——这比你写“篁岭一日游,含门票150元”可撩人多了吧?
* 它的作用就像个大型“鱼塘”,通过内容把潜在游客吸引过来,在人家心里悄悄“种下一片草原”,等他们想出去玩的时候,第一个想到你!
二、 为啥非得搞这么个网站?发朋友圈、公众号不行吗?
行是行,但不够!为啥?因为你缺个中心根据地!
- 朋友圈/公众号:碎片化,内容易淹没。 今天推云南,后天推海岛,大后天搞个特价活动… 信息太散了!用户今天看了喜欢,过几天想找,找不到了!
- 微信群:封闭,传播力有限。 你能加多少个潜在客户?又能建多少满员群?
- 传统旅行社门头:只做本地生意,范围太小。 现在人都习惯网上搜了!
- 啥?发小红书?抖音?这些平台当然重要!但它们本质上更像“窗口”、“摊位”!你得有个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
而一个独立的软文网站,就是你的“内容大本营”!好处贼明显:
1. 所有软文集中存放,永不丢失! 用户随时可以找到你过去写的精品。
2. 利于搜索! 好好搞搞网站里面的字词描述(这就是传说中的SEO啦),游客搜“小众海岛推荐”、“情侣周末游”的时候,你的软文有机会出现在百度、微信搜一搜里!这叫躺着等流量!
3. 专业背书! 有个独立的、设计美观的网站,客户会觉得你更正规、更靠谱,不是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。
4. 内容积累产生复利! 你写10篇软文,这网站值10分;你写100篇,那价值可能就蹭蹭涨到200分甚至更多!好内容是时间的朋友。
5. 所有权在你!规则自己定! 不用担心哪天平台规则一变,你的号黄了,粉丝、内容一夜归零。
三、 这软文网站到底咋做?听着挺复杂...
别急,你把它想简单点。核心就三步:建站 -> 生产好内容 -> 推广出去。
第一步:搭个“毛坯房”就行!
- 建站成本没你想得高! 现在市面上很多傻瓜式的建站平台(不用写代码那种),一年几百块搞定。选个旅游相关的模板,清爽、舒服最重要。
- 域名(网址): 越短、越简单越好,最好跟你业务名相关(比如:xx看世界、xx漫游录)。
- 不求高大上,但求稳定安全,打开快! 这是基础体验。游客点个链接半天打不开,立刻骂骂咧咧走人。
第二步:内容!内容!内容!这是核心命脉!
- 写啥? 别光写路线!重点写:目的地特色体验、独特视角的故事、实用的干货攻略、解决用户痛点的方案(比如亲子游怎么轻松)、当地风土人情...
- 咋写?
- “带人入景”: 多用感官描写(看见啥、听见啥、闻到啥、吃到啥感觉)。“刚出炉的嘉义火鸡肉饭,焦糖色的脆皮咔嚓一响,肉汁混合着鸡油饭,香得能绊倒路过的人...”
- 讲真实故事: “带60岁爸妈游京都,我踩了三个坑,也发现了三条超适合老人的宝藏路线...” 真实才有共鸣!
- 突出“值”: 不是喊口号“超值!”,而是通过细节展示价值。“人均200+住进洱海边白族老院,坐在露台上喝茶发呆等一场日落,这钱花得每一分都在买慢下来的时光。”
- 弱化推销感,强化共鸣感和向往感! 最后才自然地引导:“这条小众路线怎么去?后台回复‘老院子’获取详细攻略(含联系方式)”。
- 持续更新: 别指望发一两篇就爆火。每周保持一定频率(哪怕1篇),坚持!这是关键。 我见过一个小工作室,坚持写本地深度游软文一年多,现在客源一半以上来自网站搜索。
第三步:把内容发出去!酒香也怕巷子深!
- 分发到你的所有窗口: 公众号新文推送!朋友圈配上精彩摘录和链接!微信群丢进去说“最近写了篇关于XX的体验,挺多人问,放这儿给大家参考”!小红书笔记也可以放个“更多详细游记在我的主页网站[链接]”。
- 重点:社交媒体文案要吸睛,把人引到网站看全文! 这是最重要的钩子。
- 合作互推: 和酒店、餐厅、特色小店合作,互相在网站上导流。
四、 别想偷懒,光有网站还不够:得让读者“动”起来!
网站建了,内容写了,也发出去了。然后呢?你得让进来的流量“转化”——变成咨询,变成订单!
- 行动号召要清晰! 你想让读者看完之后干嘛?
- “扫描文末二维码,领取专属新人优惠!”
- “对这条线路感兴趣?添加旅行顾问小美VX:xxx,咨询详情及最新排期!”(这个最常用也最直接!)
- “戳这里访问官网,查看更多精选线路!”
- 关键环节要顺畅! 链接要点得开!二维码扫得上!顾问要反应快!任何一个环节卡壳,煮熟的鸭子都能飞!
- 利用表单收集线索(进阶玩法): 在软文结尾放个简单表单:“留下您的邮箱/电话/VX,免费获取《XX美食地图高清版》”。用资料当饵。
五、 现实点,说说好处和难处(一个小故事)
我认识个做定制小团的朋友,叫老王。前几年就靠熟人介绍和论坛发帖,单量不稳,推广成本高,一停下来就没生意。
去年初他被逼急了,弄了个简陋的软文网站“老王的慢旅行”。他就干一件事:把他多年踩线经历写成故事——云南雨季的菌子有多鲜,在呼伦贝尔怎么带小孩骑马又安全又有趣,景德镇捏泥巴怎么选靠谱师傅...文笔普通,胜在真实有趣。
开始没啥流量,老王就坚持每周一篇,写完发到自己公众号、朋友圈、几个驴友群,还有小红书上。他也不懂啥大道理,就在每篇最后加一句:“看了心痒想出发?加我V:XXX聊聊你的假期想法呗”。
结果你猜咋样?三个月后,他通过网站和公众号来的咨询量超过了之前的总和!成本?主要就是建站费和写文章的时间精力。 半年后基本不用主动找客户了,单子排着队来。老王自己都说:“早干啥去了!”
不过话说回来,老王运气不错,他踩中了“内容真实”这个点。但我也见过不少失败的。最大的坑是什么?要么内容太硬太广告(没人爱看),要么发了几篇没动静就放弃了(坚持不下去)。老实说,为啥有时候同样的好内容,在不同时段推送效果差别那么大? 我也没完全搞明白,这里面可能有点“玄学”成分(或者需要更专业的用户数据分析),具体机制还得再摸索摸索。
六、 到底值不值?来,算算这笔账!
投入:
1. 建站费 + 域名:省点算,一年500打底差不多了吧? 用点心思,挑个好的,一千五左右。
2. 内容成本: 你自己写,成本是时间;请人写,是费用(一篇几百到几千不等)。 对于中小旅社,老板自己下场写是最划算的! 把亲身经历变成素材库。
产出:
1. 持续的被动流量(搜索来的客户)。 一旦文章排上去,效果能持续很久。
2. 建立专业形象和信任度。 内容是最好的背书。
3. 精准获客。 能点开你深度软文看的,大概率是真对旅行感兴趣的!
4. 相较于砸钱买广告,软文网站的长期性价比贼高! 广告停,流量停;软文在,流量一直在。
所以,回到开头那个问题:你的推广为啥没效果?
也许不是产品不够好,也不是市场太小,而是你还在用冷冰冰的硬广告轰炸消费者麻木的神经!
试试换个路子?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旅游软文网站,用心讲故事、挖细节、制造向往。 把它当成你的线上“吸客磁铁”。虽然这个过程有点慢,需要熬,需要内容发力,但想想老王,想想那些通过内容逆袭的小玩家!
把推广的钱,匀一点给内容;把吹嘘的劲儿,用来打磨一篇篇能打动人的软文。 这或许暗示着一条更可持续、也更能建立起品牌护城河的路子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