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凉了就该去骑车!秋日骑行指南教你玩转黄金季节【文章开始】
天气一凉就只能宅家发霉?打住打住!这想法可太浪费一年里最舒服、景色也最绝的黄金骑行季了。你想啊,没了夏天蒸笼似的闷热,不用疯狂擦汗防晒,出门蹬个车,那叫一个通透舒爽!但等等——秋天骑车就光图个凉快?装备咋整?路怎么选?共享单车也能玩真的吗? 来来来,咱唠点实在的。
为啥秋天骑车这么爽?身体和眼睛都舒服
这可不是光凭感觉瞎说。夏天蹬车,心跳蹭蹭往上涨,没蹬两下就跟水里捞出来似的。秋天呢?气温恰到好处,身体散热轻松多了,同样一段路,秋天骑心肺压力就小不少,感觉蹬起来倍儿带劲。
哦对了,你们肯定有过这种经历:夏天出汗太多,回家发现胳膊上凝着一层白盐粒,电解质哗哗流失,骑完那个虚啊!秋风一起,哗,出汗量大幅下降,水壶消耗也慢,不用一直担心抽筋或者“榨干”自己,续航能力肉眼可见地提升,能骑得更远、看更多风景。而且说实话,秋天阳光那么柔和,洒在金黄的树叶上,不像夏天那么毒辣刺眼,整个人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,啥压力都给蹬没了。骑行甩肉?这事儿秋天容易多了,不过说到底还得看你蹬车有多勤快、路线是不是够“虐”,管不管得住嘴。
山地车?公路车?别纠结!合适最重要
一到选车环节很多人就容易麻爪。咱简单点,看你咋玩:
* 追求速度和竞速快感? 就弄辆轻巧的公路车!那流线型身段,在宽敞的柏油路上真像在贴地飞行。我有个哥们儿上周换了辆碳架公路车,周末刷了趟怀柔水库,那家伙,回来说感觉要飘起来了,一个字:爽!
* 爱探索小野路、河岸山林土道? 那带避震的山地车更靠谱!不怕沟沟坎坎,稳定性杠杠的。我们车队里老李就偏爱这个,哪片林子里落叶铺得厚、山路有点陡,他准第一个嚷嚷着去“开荒”,颠归颠,但野趣十足。
* 没车又想试试短途感受一下? 共享单车绝对是低成本、超方便的入门选项!别小看它,城市里头通勤、去公园湖边转转、找个近郊的小缓坡溜一圈,一点毛病没有。我自己就常扫一辆车午休时在运河边骑会儿,方便是真方便。
选车这事儿吧,真别攀比,“腿”在你身上,骑得舒服、觉得开心才是王道。贵的装备当然好,但便宜甚至免费的共享单车,也能把秋风吹进你怀里嘛。
避开高峰+找对路=秋日骑行体验翻倍
知道选啥车了,问题来了——路该怎么跑?
- 时间选择很关键! 工作日嘛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,大清早或者傍晚光线柔美、温度也舒适。周六日?想图清净就别往网红景点扎堆凑热闹,上午十点前或者下午三四点后出门通常人少很多。周末中午各大公园门口那共享单车的“千军万马”阵势,看着都替他们挤得慌……
- 路线也有讲究。秋天景美谁都知道,但热门路线挤得根本骑不起来。大胆点!开发点近郊的非著名景点或者平时不太走的小道,新路线总能带来惊喜。我那老哥最近就迷上了刷京西的戒台寺那条环线,人少坡缓(对他公路党来说),一路秋色比市区公园浓烈多了。
- 坡度也得注意。秋天风有时还挺“贼”的,刮得你蹬不动。爬坡时逆风那感觉……嘶,确实酸爽无比。计划路线时稍微留点心眼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爬坡累点没关系,但下坡千万别在大风天搞得很陡峭!安全永远是骑行的底线。诶说到地形复杂度这个影响因素,具体怎么权衡爬升和风阻,这个嘛,我也不是专家,还真得多实践才能摸清其中的门道。
出门前看一眼!保命又舒服的秋日装备清单
说完了“行”,装备同样马虎不得,秋天气温变化快,三层穿衣法,绝对得记住!
* 最里层(贴身穿): 速干排汗!透气好是关键!纯棉体恤绝对不行,汗捂在里面湿漉漉的,秋风一吹那个透心凉。一件薄薄的骑行服或运动速干短袖打底妥妥的。
* 中间层(保暖主力): 轻薄的抓绒或者卫衣就好。骑车本身热量不小,穿太多闷一身汗更难受。热了方便脱,卷好塞背包里或者绑腰上都成。
* 最外层(防风防雨): 骑行夹克或者软壳这类防风、还能稍微挡点小雨的轻便外套是神器!主要目的是挡风,兼顾防点毛毛雨。记住,外套一定要选有反光条的!天暗得快,秋天五点半天色就开始昏沉了,安全第一!帽子头巾也不能少,保暖防风效果特别好。
至于护具?手套(秋天不冻手很重要!)、头盔(保命!必须戴!)、骑行眼镜(挡风沙和小飞虫),这些基本装备同样不能省。最后再唠叨一遍——天短夜长,前后车灯务必充好电带上!安全比啥都重要。
秋风真的像有魔力。轻轻柔柔刮过皮肤,吹走了烦躁,也让眼前的世界变得清澈、饱满又明亮。路边高大的梧桐或者银杏,金黄的叶子被风撩拨得摇摇晃晃,最终打着旋儿,一片片温柔地铺在地上。车轮碾过时,细小的咔嚓声钻进耳朵,带着几分让人心安的脆甜。
与其窝着刷剧、翻手机,琢磨秋天“能做点啥有意思的”,为啥不蹬上车轮,让身体动起来,让风在耳边唱歌,让眼睛装满这个季节独一无二的颜色呢?现在,就现在,正是骑车最好的时候!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