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铺软文怎么写?编辑不外传的3个核心技巧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吭哧吭哧写了一大篇商铺推荐文章,从产品优势到开业优惠啰嗦个遍,结果发出去石沉大海,连个响动都没有?为啥你写的“好东西”别人压根不想点开看? 这事儿吧,问题往往不是东西不好,而是你的写法... 嗯,有点“硬”。
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写一篇能让人看下去、还能动心去逛的商铺软文呢?别急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编辑们的小心思。核心就一个:别自嗨,要把“卖商铺”伪装成“给好处”、“讲故事”、“说人话”。
一、搞明白大家为啥不爱看“广告”:痛点抓得准才行
首先得搞清一件事:现在的人,对传统广告贼烦!铺天盖地的“独家优惠”、“顶级品质”,大家都免疫了。你写商铺软文,本质上也是在“打广告”,但用户不觉得你在帮ta,只认为你在打扰ta。
所以核心问题来了:用户到底想看啥?或者说,用户在啥场景下需要你的商铺?
* 找解决方法的:家里水管突然爆了,附近哪个五金店靠谱还24小时?
* 找效率的:晚上加班到十点,哪家便利店能最快买到热乎便当?
* 找体验的:周末想带娃放电,附近哪个儿童乐园设备新又安全?
* 找归属感的:刚搬新家想认识邻居,楼下哪家咖啡馆氛围好还经常有活动?
找到这些还没被满足或者满足不好的地方,就是你的突破口! 比如,你写一家社区咖啡馆,开头别先吹咖啡豆多顶级,而要说:“忙了一天累成狗,就想找个地方窝一会儿?不用社交,安静放松,转角这家小馆有舒服的角落,还有杯喝了不心悸的拿铁...” 这个打动的,是那些想找个“树洞”避风港的社畜。痛点抓到了,文案才有了灵魂。
二、核心技巧:如何把商铺信息“软”得恰到好处?
好的,咱直奔主题——商铺软文编辑推荐的核心写法,我总结了三板斧:
(1) 用户思维是地基,产品优势是钢筋水泥
这条最重要也最难。时刻问自己:用户看了这段能获得啥?
* 别光写产品参数:比如你写书店,别光说“藏书十万册”。要说:“周末遛娃没去处?这层楼有一整片儿童绘本区,故事会每周六下午免费讲,孩子看得入迷你还能偷闲翻本杂志...” (解决了家长找遛娃地的痛点)
* 好处优于特点:比如餐饮店“食材有机”是特点,“吃完胃不难受、口不干”(尤其是宝妈和养生族特别在意)才是用户关心的好处。突出这点!
* 场景化是王道:把商铺放进用户的实际生活场景里去描述。
* 错误写法:本女装店衣服质量好,款式多。
* 正确写法: “面试、约会、见家长前总犯愁穿啥?急吼吼打车去商场?楼下这家女装小店,老板娘搭衣眼光毒辣,半小时就能搞定一身‘得体不撞衫’的行头,价格还比商场温柔...” (瞄准了特定场合的着装焦虑和效率需求)
(2) 讲故事取代吹牛逼,真实感是关键
数据堆砌容易冰冷,而故事天然吸引人。
* 挖掘真实瞬间:可以写老板开店的故事(比如为啥开在这里?遇到了啥困难?初心是啥?),或者顾客的小故事(比如“上次路过看到这对小情侣在店里DIY蛋糕,打打闹闹糖霜蹭一脸,但那笑容贼甜,感觉比蛋糕还治愈...”)。
* 善用细节烘托氛围:别只写“环境优雅”,要说:“推开那扇有点年头的木门,咖啡香裹着旧书的纸页味儿就飘过来。午后的阳光刚好打在那个靠窗的单人座上,坐那儿发呆一整个下午,店员也不会来烦你...” 画面感有了,情绪就带出来了。
* 真实是高级的包装:适当承认小缺点反而可信。比如:“老板是个佛系的吃货,上新全看心情,想吃最新款的点心,最好提前一天微信问问。虽然有点‘任性’,但保证了每个出品都稳得住...”
(3) 行文口语化+聚焦,别把自己当专家
说人话!说人话!说人话!(重要的事说三遍)
* 别搞专业术语堆砌:说什么“空间动线合理设计”?直接说“店里东西摆得清楚,想找啥一眼就看到,不会像迷宫一样转晕”。
* 多用短句和感叹语气:适当使用“绝了”、“太上头了”、“舒服惨了”这类口语,有亲近感。“咖啡贼香,喝一口就清醒了,精神一整天那种!”比“咖啡醇香浓厚,具有提神醒脑功效”强一万倍。
* 一次说清一件事,别贪多:一篇软文重点突出一个最核心打动人的点(比如亲子空间、深夜食堂、小众设计...),围绕它展开。别妄图把所有优点都塞进去,那样反而啥都记不住。
* 适当留白,别说得太满:用“也许”、“可能”、“不妨试试”代替“一定”、“绝对”、“最强”。比如把“这家火锅绝对是全城最好吃的毛肚”改为“试过他家的毛肚,脆嫩感在本地火锅店圈里也算数得上了,至少让我印象深刻”。
三、结构要像搭梯子,引着人往下看
文章框架清晰,读者更舒服,编辑也省心。
- 开头钩子: 开头一句,必须抓住眼球!(痛点提问、场景营造、颠覆认知)
- 亮出痛点/价值点: 解决啥问题?提供啥特别的体验/好处? 这就是核心!
- 展开论证(核心):
- 为啥你家商铺能解决这问题?(用故事/细节/氛围体现)
- 有啥具体亮点?(聚焦1-2个核心,场景化描述好处)
- 证明(顾客见证/独特细节/老板初衷等增加可信度)
- 打消顾虑/行动召唤(CTA): 地址写在哪?(清晰!) 有啥优惠?(有就简单提,别喧宾夺主) 一句有力的结语(“明天就去试试那个靠窗的座位吧!”、“第一次来不知道吃啥?闭眼点他们招牌的那几样就对了!”)
- 必要信息: 商铺名称、准确地址(务必核对!)、联系电话、营业时间(尤其提是否深夜/节假日开门)、导航定位(重要!)。
四、升级加分项:真实感才是高级套路
除了基本功,想更出彩?试试这些“小心机”:
- 强调“人”的温度:老板夫妇的热情、店员的有趣/体贴细节(如记得老客习惯)、顾客间的奇妙化学反应(如书友交换书评),这些是连锁店难以复制的。 **“老板是个话痨,聊高兴了会送你一小碟私藏的酸黄瓜...”
- 细节,细节,还是细节! 捕捉那些只有常客才知道的点:“收银台旁边那个小木盒,老客都会自觉把找零的硬币丢进去,凑够了就给环卫工买水喝...” 这种小温暖特别拉好感。
- 巧用UGC(用户原创内容):找老顾客要真实感言(别太假大空)和照片(手机拍的反而更真实)。或者直接展示后台评论截屏(挑生动有趣的)。真实的评价,比你的自夸强一百倍。
- 本地化的梗和方言:如果能用地道的本地方言词或者本地人才懂的地标/老梗,瞬间拉近距离。 (比如上海弄堂小店能说“侬好伐”开头,四川美食写“巴适得板”结尾)。
五、别忘了写完后这关键一步
好了,大功告成?别急!写完了先做这几件事:
- 大声读出来! 拗口?啰嗦?听着尬?一读便知。
- 换个角度看: 假如你不是编辑,只是个读者,这标题你有点击欲望吗?内容读到一半会关掉吗?
- 找朋友拍砖: 核心信息(店名地址主营)一秒get到了吗?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点? 朋友的第一反应是“想去试试”还是“哦,广告啊”?这些反馈超级重要!
- 平台适配: 发公众号?朋友圈?短视频配文?小红书笔记?不同平台调性和读者习惯不同,标题、开头、图片配比都得微调。比如发抖音,开头前3秒必须“抓人”+“点题”齐飞;发小红书,关键词和漂亮图片(封面图!)决定生死。 (关于各平台具体套路,得单独开一篇,太多了讲不完...)
写商铺软文不是把信息塞给大家,而是在用户逛吃生活必经的“信息高速公路”旁,竖起一块超有吸引力的、让人看了就想拐个弯进去瞧瞧的“广告牌”。抓住痛点、讲好故事、说人话、加点真性情,再磨平“广告”的棱角,这事就成了大半。
等你实际写完投稿时,就能体会...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