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从焦虑到蜕变:我写软文的三次认知升级

从焦虑到蜕变:我写软文的三次认知升级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?吭哧瘪肚写了篇东西,自己觉得掏心掏肺了,结果发出去像石沉大海,连个水花都看不见... 更别说啥效果转化了。每次看到那些数据,心里就发慌:到底咋样才能让文字产生价值,而不仅仅是自嗨? 这问题折腾了我好久。

第一次认知升级:从“我写啥”到“他们看啥”

以前写东西吧,特别轴。总觉得文章就得华丽,辞藻得堆砌,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学识都抖搂出来。尤其是写产品推广,满脑子想的都是“这个功能多牛”“那个技术多领先”。结果呢?反馈冷冰冰,转化惨兮兮。

直到那篇关于“妈妈产后背痛”的推文给我上了一课。之前写啥都硬邦邦的强调“我们的床垫支撑性好!采用德国弹簧技术!”,自己写都觉得干巴得要命。那次实在憋不出来,跑去宝妈群潜水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满屏是“喂奶腰要断了”“平躺都翻不了身”“稍微一动就抽筋”……看得我跟着倒吸凉气。

我心一横,抛开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,开头就写:

“生完孩子,你是不是也偷偷羡慕过隔壁床那位健步如飞的新妈妈?而自己连翻身都疼得龇牙咧嘴?”

配了一张特写:皱巴巴的床单上搭着一条隐隐作痛的腰。结果?那篇阅读量直接翻了十倍不止,后台私信铺天盖地问:“什么床垫?”

?? 这次血泪教训让我悟了:
* 你的感受 ≠ 用户痛点! 自我陶醉感动的文章,价值基本为负。
* 钻进目标人群堆里! 去听他们在哪里抱怨、吐槽、提问,痛点藏在他们的真实吐槽里
* 场景要扎心! 能唤起共鸣,才能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。


第二次认知升级:讲故事不是万能的,好故事才有用

“对,痛点!写痛点!”尝到甜头后,我像打了鸡血,啥文都硬拗痛点,生搬硬造场景,自己都觉得假模假式。比如硬扯“单身白领不买空气炸锅就注定孤独终老”,自己写着都想笑。

转机发生在分享公司一个“特别轴”的质检员故事。那大姐真是死心眼,一个零件尺寸差了0.01毫米死活不放行,搞得采购和生产部天天跟她干仗。领导劝她,供应商求她,都没用。我当时纯粹觉得这人真特别,就记录下这件事。没有刻意拔高使命感,就是平实记录她的较真劲儿和周围人的不解。

嘿,你说怪不怪?这篇没提产品、没喊口号、甚至开头都没啥“痛点”的文章,发出去反而引来一大波人主动留言问:

“这么轴的人品控的产品,哪能买到?”

?? 这次误打误撞让我有点懵,也明白了:
* 痛点解决 ≠ 干瘪说明书! 它只是吸引关注的第一步入口。
* 真实的软文,核心是信任! 你讲的产品故事、品牌故事、创始人故事、哪怕是质检员的故事,都是为了让用户觉得“这帮人是做事的,靠谱”。
* 情绪共鸣比技术堆砌更有穿透力! 真实的好故事自带能量,能撬开用户的心门,建立信任


不过话说回来,流量和痛点确实容易把握啊,可“故事”这东西……到底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打动人?我还真没摸出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。每个人的口味差别太大了。

第三次认知升级:流量终会过去,价值才是硬核

流量焦虑太真实了。有段时间看到别人家爆款就急眼,疯狂模仿选题、蹭热点、标题党(甚至用过那种“不转不是XXX”)。数据忽上忽下像坐过山车,身体也熬得够呛,心理上更像被数据绑架的傀儡。

事情的转折很平淡。我们一个老用户,用了产品快三年,一直默默发朋友圈分享真实使用感受和生活中的小确幸变化(我们产品是个智能小厨电)。她的分享不华丽,但那份长期陪伴感特别戳人。

我决定不去追热点,把这些零零散散的朋友圈整理成长线记录贴,真实还原一个普通用户几年的点滴变化。标题就叫《这台小锅,悄悄成了我的厨房“老伙计”》。说实话,发的时候心里没底,这数据肯定拼不过蹭热点啊!

开始一周阅读量确实平平。结果呢?一个月后,后台咨询和订单还在稳定增加!导购同事反馈,很多新顾客说就是看了那篇才决定下单的。

??? 这个结果可能表明:
* 软文的长尾价值,往往大于爆款的瞬时流量! 能持续带来精准客户的内容,才是有效资产
* 真诚 > 套路! 分享真实的用户故事长期的价值陪伴,用户能感知那份踏实感。
* 流量思维,最终要走向用户资产思维! 把注意力从短暂的数据狂欢,转向如何用内容持续服务好认可你的人


【写在最后】
你说这三次升级搞明白了吗?实话实说,我现在写东西还是经常犯错,看到数据差也会挠头。但至少心态变了点:焦虑少了一丢丢,方向稍微清晰了一丁点。

写作这事,说到底是和人的连接。少点套路,多去琢磨人心和人性。 痛点敲门,故事暖场,价值长存。虽然过程像剥洋葱一样让人流泪,但总比原地转圈强吧?

所以,别慌,别急。写砸了很正常,重要的是持续写,持续反思,持续接近那个真实的需求点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从焦虑到蜕变:我写软文的三次认知升级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