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脸大的软文】:怎么把广告塞进笑容里还让人点赞?
【文章开始】
每天刷几十条广告为啥记不住?为什么偏偏有些明晃晃的推广,你明知道它是广告,就是忍不住看下去,甚至还想点个赞?好像有人把广告拍你脸上笑嘻嘻说“看我看我”,偏偏你还不生气——这种本事,就叫“脸大的软文”。
朋友开咖啡馆那段经历,算是给我上了一课。店挺冷清的,她搞了个活动:“被老板凶哭了,求5位客人今天来凶回去!咖啡免费!” 配上自己一脸“委屈”的表情包。结果?好家伙,朋友圈炸了!评论全是“哈哈哈老板挺住”、“立刻打车去骂你!”…一周后,她美滋滋地说翻了三倍生意。
这玩意儿不就是把广告糊你脸上吗?脸皮够厚的啊!
对啊,就是脸大!但关键是,别人怎么做到又“脸大”又不招人烦的?
脸大的软文是啥?不就是“明牌”打广告吗?
想想街边发传单的:硬塞你手里那种你扭头就扔(这叫硬广);但那个打扮成超级玛丽、塞给你气球同时还跟你击个掌的,你可能不仅接了,还拍照发朋友圈(这就有点像脸大软文了)。
核心区别在哪儿?
* 理直气壮承认“我就是广告”: 把“我要卖东西”写脸上,反而显得坦荡。藏着掖着被人戳穿,那才尴尬。
* 塞广告的同时,塞给你点“甜头”: 比如超搞笑的内容、超有用的干货、或者就是让你看得心情好。价值感先到位。
* 跟你“勾肩搭背”的姿态: 不说教不俯视,用朋友唠嗑的口气,甚至带点自黑。这姿态一放低,距离就拉近了。
普通广告像颗硬糖,硌牙;脸大的软文是团棉花糖,它明摆着是糖(广告),但吃着甜丝丝软乎乎的。
想把脸大玩得转,光有胆量还不够
“脸大”不是瞎嚷嚷,它得有套路:
价值感先砸过来:“嘿!看我这儿有好东西!”
- 干货堆成山: “花了10万测出来的美妆坑,第3条看完就省钱!”(先把实用价值怼你面前)。
- 让你笑岔气儿: “相亲遇到AI怎么办?在线等挺急的!”(广告主甚至可能是约会软件)。
- 把心挠得痒痒: 讲个曲折的创业故事,结尾轻描淡写带出品牌(情绪价值拉满)。
人设立稳别崩:“兄弟/姐妹,我懂你!”
- 别端着,说人话! “月薪3千怎么活?这份省钱秘籍,亲测能买排骨!”(目标人群瞬间共鸣)。
- 自嘲、破梗,随意点儿。 “老板说这条再没阅读量就扣我鸡腿,救救打工人吧!”(没人会讨厌实诚人,对吧?)。
- **主动暴露小缺点。 卖水果的老板说:“这批荔枝甜炸天,但核确实有点大哈,介意的慎拍。”(真实反而拉好感)。
**核心来了!自然地“贴脸输出”广告
- 讲完干货,接一句:“这道理我们用在自家产品研发时反复验证过。”
- 讲完搞笑经历,加个链接:“喏,遇到同款闹心事的,试试这个工具?”
- 煽情故事最后点题:“这就是我们坚持做XX产品的初心。”
- 转折的关键在于,前面的“甜头”是真的足! 你刚得了好处,人家再轻轻提一句产品,显得顺理成章,甚至有点“拿人手短”的味道了。 不过说实话,分寸把握是关键,甜头不够硬塞广告,立刻翻脸是分分钟的事。
脸大不是万能的保命符
玩过头,“脸大”就变“脸肿”!
- 牛皮吹炸没人信: “用了这款洗面奶,颜值赛过王祖贤?” (兄弟你清醒点…)。
- 广告插得生硬无比: 一篇认真教做菜的文章,结尾猝不及防:“学做饭不如买我们的预制菜!” (生硬到卡嗓子)。
- 把读者当傻子戏弄: 开头聊人生感悟,最后急转弯卖保险(这种被骂“标题党诈骗”真不冤)。
“脸大”的基础是内容够扎实、价值真实。 用户觉得你是“真能处的好伙计”,才容忍(甚至喜欢)你顺手打的小广告。把广告缝在价值里面,才是最高境界。
数据不说谎?这一行好像没那么清晰
很多人吹这个效果多牛,转化率远超普通软文! 我觉得可能和信任建立得快有关系吧——毕竟人家一开始就摊牌了嘛。但具体比例多少?哪种产品最适合?其实我没找到特别统一的说法… 感觉不同平台、不同产品、不同受众差距巨大。就像之前那个咖啡馆案例,活动很成功,但你说所有店都能直接复制?那未必!
做个脸大的软文,绝不只是比谁脸皮厚。它是一场坦诚的价值交换游戏。 明明白白把广告摆在脸上,同时毫不心虚地送上让人无法拒绝的真东西:知识、快乐、共鸣。用户点进来发现确实不亏,心里反而舒坦:“行吧,看在你内容这么顶的份上,听你念叨两句产品也无妨。”
下次再看到那种坦坦荡荡贴脸“推销”还让你忍不住点赞的内容?心里有数了吧!人家那是把“脸大的技术活”玩明白了——能把硬广告,塞进棉花糖里让你笑着吃下去。这本事,技术活也是艺术活!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