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麻辣烫店怎么起标题能让人流口水?


为啥隔壁老王麻辣烫天天排队 你家店名看着就没食欲?

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——同一条街上的麻辣烫店,门头标题带"骨汤"字眼的进店率高出37%。上个月帮朋友改了个标题,从"张姐麻辣烫"改成"熬足8小时骨汤麻辣烫",第二天营业额直接翻倍。这事儿就跟炒菜似的,火候到了香味自然飘出去。


拟标题的三大雷区 踩一个客流量减半

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:学校门口的"小美麻辣烫"改成"学霸充电站麻辣烫"后,三个月营业额涨了3倍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:

  1. 光会叫自己名字:"李氏麻辣烫""王记麻辣烫"这种标题,跟没说一样
  2. 乱用生僻字:什么"饕餮麻辣烫",十个学生八个不会念
  3. 自嗨式吹牛:"全城最好吃麻辣烫"这种话,现在连大爷大妈都不信

这里还有个诀窍——好标题要当开销者的嘴替,把他们心里想的但说不出来的感觉表达出来。


五招制胜法 让路人变食客

第一式:数字诱惑法
别小看数字的力量!试试这些组合:

  • "16种香料熬汤底 喝光见碗底"
  • "5分钟上桌 学生党最爱"
  • "3代人传承 老汤每天现熬"

某大学城店铺用"23种荤素自选"做标题,外卖单量直接涨了50%。记住,具体数字比形容词更具有说服力


第二式:场景勾魂术
把开销者带入具体情境:

  • "加班到深夜?这碗麻辣烫等你到凌晨2点"
  • "失恋第3天 全靠这碗酸辣汤续命"
  • "考研党的深夜食堂 背书饿了来加餐"

有家社区店用"孩子补习班的能量补给站"当副标题,晚8点后客流量加强40%。抓住特定人群的痛点最管用。


第三式:反向操作法
跟同行反着来才有记忆点:

  • "不放味精的麻辣烫 汤底敢让开销者打包"
  • "先喝汤再吃菜 不一样的麻辣烫体验"
  • "怕长痘?我们有养生菌菇汤底"

记得那个出圈的案例吗?"吃完不用喝水的麻辣烫"这一个标题,让一家新店半个月登上地域热搜榜。


第四式:热词嫁接术
蹭热度要蹭得巧妙:

  • "秋天的第一碗麻辣烫"
  • "打工人专属治愈套餐"
  • "社恐人士的自助天堂"

但千万别硬蹭!某店曾用"麻辣烫界的爱马仕"当标题,结局被吐槽价钱虚高,反而赶客。


第五式:五感轰炸法
从视觉到味觉全方位、多维度刺激:

  • "听见汤底咕嘟声就饿"
  • "麻到嘴唇跳舞的秘制配方"
  • "看得见牛油花纹的醇香汤底"

有测验数据显示,标题带"咕嘟""滋滋"这一类拟声词的,点击率高23%,出于能激活大脑的味觉记忆。


好标题的三大黄金准则

  1. 扫一眼就知道卖啥(别让开销者猜)
  2. 走心不如走胃(少讲情怀多讲食欲)
  3. 读出来顺口(方便口头传播)

举一个反面教材:"寻味巴蜀 匠心之选"这种标题,看着高端但开销者根本记不住。不如改成"四川师傅现炒底料 辣得过瘾"更加直接。


改个标题真能多赚钱?

去年帮一家亏损的社区店改了标题,从"好味道麻辣烫"变成"10平米小店月销2000斤蔬菜"。结局怎样?周边大妈们排队来看"怎么做到的",顺便就开销了。好标题自己会招客,比发传单管用多了。


小编的实战心得

拟标题这事儿吧,就跟调麻辣烫底料似的,注重个"鲜香猛"——鲜是新鲜感,香是诱惑力,猛是冲击力。别总想着高大上,蹲店门口观察半天,看一看路过的人掏出手机拍什么,那些自发传播的点就是好标题的种子。最后记住,能让开销者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的标题,才算是真本事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麻辣烫店怎么起标题能让人流口水?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