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闹心事?新区开餐馆的老王,去年花3万找推广公司做抖音,结局粉丝全是外地同行;做苹果加工的李姐,投放的软文被转到相亲群,评论区都在问"红富士能当彩礼吗"... 今天咱们就唠唠,在铜川这片热土上,怎么挑推广公司才不上当。
一、铜川推广江湖的三大门派
门派1:"关系户"型
特点是开口闭口"我认识XX局长",办公室挂满合影。某建材老板被忽悠签了年框,结局全年推广就是在政体网站发了几篇通告。防坑口诀:先看案例后买单,别被合影晃花眼。
门派2:"外来和尚"型
主打"北上广团队操盘",实际执行的是兼职大学生。宜君某民宿老板花高价请的"上海团队",后来发现策划案是抄成都同行的,连"宽窄巷子"都没改成"药王山"。
门派3:"土法炼钢"型
多是本地大学生创业,懂方言但缺资源。耀州一家豆腐坊找这一类公司,策划的"舌尖上的铜川"话题,愣是靠大爷大妈转发上了同城热榜。
二、三个症结试出真本事
灵魂拷问1:
"能说说北市区和新区网民的区别吗?"
懂行的会告诉你:北市区爱看民生类内容,新区网民对房产政令更敏感。去年某楼盘在"铜川论坛"错投养生软文素材网,浪费8万预算。
灵魂拷问2:
"怎么把煤老板和宝妈群体结合推广?"
优质公司能给出类似"萌娃下矿井"研学活动的方案,而皮包公司只会建议分开投流。
灵魂拷问3:
"药王山在短视频里怎么拍出新意?"
某旅行社去年爆火的"孙思邈养生操"挑战赛,就是本地团队结合史实做的创意,播放量破500万。
三、价目表里的猫腻清单
常见套路解密:
服侍项目 | 实际内容 | 合理价位 |
---|---|---|
全网推广 | 20个垃圾号转发 | ≤3000元/月 |
KOL投放 | 找熟人拍探店视频 | 500-2000元/条 |
精准获客 | 买手机号群发短信 | 违法! |
舆情监测 | 装个免费监测软件 | 800元/月起 |
真实案例:某培育机构花1.2万买的"小红书万粉账号",实际粉丝多是机器粉,发条课程推荐被平台限流。
四、这些本地案例值得抄
案例1:陈炉古镇的破圈玩法
推广公司让民宿老板直播"挖瓷土-制胚-烧窑"全过程,受众打赏够199元可定制专属瓷器。三个月带动周边餐饮增收40万,还上了央视农业频道。
案例2:苹果醋的逆袭之路
针对中老年群体,在广场舞大赛植入"每天一杯醋,舞步更轻快"口号。配合社区义诊活动,销售额环比增长230%。
案例3:矿务局的年轻化转型
把井下稳妥培训拍成"矿工版密室逃脱"短视频,吸引年轻求职者关注。今年春招报名人数同比翻两番,还被省国资委表扬。
五、行家才懂的新趋势
最新监测数据显示:铜川抖音网民最爱看的不是美食,而是本地民生新闻。某家政公司靠拍"王益区老旧小区改造日记",意外接到200多单开荒保洁。
还有个秘密武器——公交车广告。102路车途经医院、学校、商场,车内贴的"月子中心"广告,获客成本比线上低60%。但千万别投跑长途的线路,司机师傅说去西安的大巴上贴广告,纯属给外地人做嫁衣。
说个掏心窝的发现:去年帮朋友考察推广公司,发现凡是在耀州瓷厂周边有实景拍摄基地的,基本都有真本事。反观那些只会在写字楼吹牛皮的,十个有九个不靠谱。下次你去谈合作,不妨要求看一看他们的拍摄场地,假若连盏补光灯都没有,赶紧撤吧!对了,听说最近有公司用AI生成"虚拟药王"做中医科普,播放量碾压真人出镜,这算不算抢了孙思邈的饭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