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我说老铁,你写的理财课程软文案例大全100是不是总被平台删?花大价钱投的广告转化率还不如楼下大爷卖煎饼?别急着摔键盘,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一个要命的症结——金融类新闻推广平台的水深得能养鲸鱼!
新手最容易犯的三个致命错误
上周帮银行朋友查数据,好家伙!他们花5万块投的财经大V,评论区清一色问"什么时候发鸡蛋"。记住这三条保命法则:
- 别迷信粉丝量:100万粉的财经号可能90万是刷的
- 警惕"全渠道分发":发200个垃圾平台不如找准3个精准渠道
- 小心专业术语:你写"量化对冲谋略",大妈们以为是卖对冲基金牌洗发水
举一个血泪案例:某P2P公司去年在股票论坛推固收商品,结局吸引来的全是想炒短线的赌徒,转化率不到0.3%!
金融软文自动生成到底该往哪砸?
(敲黑板!重点来了)
先整明白你的菜:
→ 卖保险?盯紧本地民生号(35-50岁家室主妇聚集地)
→ 推基金?死磕证券公司服侍号(自带精准韭菜...啊不网民)
→ 搞借贷?拿下信用卡论坛(月光族集中营)
去年帮贷款公司做推广,发现个邪门规律:在三四线城市公交站牌投广告,比在财经大号投获客成本较低4倍!为啥?出于人家真急着用钱啊!
五招教你揪出靠谱平台
- 看存活时间:能活过3轮金融整顿的平台才算是真大佬
- 查备案消息:金融类没ICP证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赶紧跑
- 试水冷启动:先投个500块试水,看阅读量和咨询量是不是成正比
- 扒网民画像:问明晰男女比重、年龄分布、投资年限
- 算实际成本:别听报价,要算单个留资成本
拿我自己去年推私募商品来说,某平台报价2万/篇,但留资成本要800块;换一个地方报价1.5万,留资成本才300——出于人家网民都是净资产500万以上的主儿!
金融平台红黑榜(收藏级干货)
平台类型 | 优势 | 坑点 | 适合项目 |
---|---|---|---|
财经大V | 背书强 | 报价够买辆二手车 | 新基金发行 |
银行APP | 网民准 | 审核比高考还严 | 信用卡分期 |
股吧论坛 | 流量大 | 喷子比网民多 | 炒股软件 |
本地社群 | 转化高 | 得自己养号 | 小额贷款 |
视频直播 | 互动强 | 容易违规封号 | 理财课程 |
跟平台砍价的三句必杀技
碰到销售吹"我们这些都是高净值网民",直接怼:
- "上个月XX平台说网民人均百万存款,结局开户送大米"
- "能提供最近三个成功案例的ROI数据吗?"
- "我家老板说了,效果好立马签年框"
去年谈了个证券公众号,原价3万的头条,硬是砍到1.8万还送两次弹窗——秘诀就是甩出他们竞品的真实报价单!
小编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
在这行混了七年,最看不惯某些平台把金融甲方当冤大头。上个月某号称"百万金融精英聚集地"的平台,我拿第三方器械一查,活跃网民还没菜商圈人多!
要我说,选金融推广平台就跟选股票似的:
→ 别追热点(盲目投大平台)
→ 要看财报(查真实数据)
→ 必须止损(试投效果差立马撤)
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曝光量有啥用?能给你带来真金白银的才算是亲爹!
最后扔个王炸建议
下次再碰到销售忽悠,你就问这句:"您家平台最近三个月被删过几篇稿?"保证问得他当场冒冷汗。假若支支吾吾不敢说,赶紧拎包走人——正经平台巴不得拿合规记录当卖点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