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选址到菜单设计的7个实战技巧,让你的餐厅人气翻倍!

你是不是常常站在自家餐厅门口,看着对面餐馆排起长队?明明装修不差、价钱合理,为什么开销者总往别家跑?先别急着怀疑人生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——餐饮行业最要命的不是竞争激烈,而是认知偏差


选址定生死?你可能想错了!

都说开店最核心的是"地段、地段、地段",但去年在杭州湖滨商圈倒掉的11家网红店证明:黄金地段≠保险柜。我表弟去年租下月租金8万的临街旺铺,结局三个月就撑不住了。症结出在哪?

核心冲突:人流量≠目的客群

  • 日均过客3000人,实际进店不到10人
  • 隔壁奶茶店排长队,自家正餐无人问津
  • 周边办公楼白领多,菜单却是重油川菜

(这时你也许会说:"那我选社区店总行吧?"别急,往下看)


社区餐饮的隐藏密钥

在南京江宁某小区观察到的有趣现象:同一排三家餐馆,存活率竟与老板住址有关。存活5年以上的店主,都住在店铺所在小区!

他们掌握着这些核心情报:
1 住户早出晚归的作息规律
2 周末家室聚餐的菜品偏好
3 社区妈妈群的团购要求
4 宠物友好型就餐区的真实要求

举一个实在例子:王姐的湘菜馆每周三推出"托管儿童套餐",家长群预定超百份。这一个点子怎么来的?有次听到业主抱怨:"接孩子回来根本没时间做饭..."


菜单设计的视觉陷阱

别以为把菜品照片拍好看就完事了!实测数据显示:开销者平均阅读菜单时间仅43秒。怎么在这不到一分钟里让人迫不得已掏钱?

这三个错误千万别犯:
密密麻麻的文字墙
没有价钱锚点的数字排列
分不清主推菜和凑数菜

上海某日料店的实战案例值得参考:
主厨推荐区只用红色边框
价钱采用"198→168"的划价设计
隐藏套餐:点两份主菜送味噌汤(成本仅3元)


科技赋能≠盲目跟风

现在到处都在说扫码点餐、智能机器人,但去年倒闭的餐厅里,23%都栽在"科技陷阱"。记住:技术升级要匹配开销者真实要求

看一看这两个对比案例:

社区老面馆商业区快餐店
支付方式现金+扫码仅限小程序
点餐方式人工推荐+纸质菜单纯电子屏
月投诉量2次17次
复购率68%41%

发现没?中老年开销者占比超40%的社区店,强推智能设备就是自找麻烦


独家数据:被忽视的"第三空间"

餐饮协会最新调研显示:2023年存活超3年的餐厅,87%都开发了就餐场景延伸功能。比如说:

  • 早餐店下午变棋牌室
  • 咖啡馆晚上做脱口秀
  • 火锅店中午提供共享会议室

最绝的是深圳有家米粉店,把等位区改造成"旧物置换角",当月客流量直接涨了40%。老板老李说:"现在人吃饭早就不只是填饱肚子,他们要的是情绪价值。"


终极拷问:你卖的是饮食还是体验?

说个扎心的事实:餐饮行业毛利早就不在菜品本身。杭州某网红餐厅的财报显示:

  • 菜品成本占38%
  • 场景营造投入21%
  • 互动体验设计17%
  • 真正利润点:定制周边+会员储值

他们的杀手锏是每月一次的"失传菜复原日",请来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化。68元的体验课,带动人均开销直接破200元。这启示我们:餐饮业的将来,是打造可介入的美食记忆

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——去年帮朋友改造的社区餐馆,最近新增了"今日未知套餐"服侍。开销者支付38元,吃到什么全看当天商圈采购情况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这一个看似任性的设定,反而成了年轻人打卡的爆款项目。故此啊,有些时候反常规操作,恰恰能戳中现代人的开销痒点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选址到菜单设计的7个实战技巧,让你的餐厅人气翻倍!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