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开头讲创业故事、中间聊人生感悟、最后突然卖起茶叶的文章?上个月我表妹就被这一类内容坑了398块买了套"限量版"茶具,结局发现淘宝同款只卖68。这背后藏着的门道,就是我们今天要掰扯的软文行动目的。
说人话版本:软文行动目的就是作者躲在文字里想让你干的事。可能是掏钱买货,可能是扫码关注,也有可能是单纯让你记住某个品牌。
一、软文和广告到底啥区别?
举一个栗子:你在电梯里看到"今年过节不收礼"是广告,假若在公众号读到篇《重阳节给父母送礼的三大误区》,第三段开始剖析老年保健品商圈...哎,这就是软文了。
核心区别在这三点:
- 广告像直男表白(直接喊买它)
- 软文像暧昧撩拨(先培养感情)
- 行动目的像恋爱进度条(从牵手到结婚分步骤)
去年某国产美妆品牌就玩得很溜。先在知乎发《00后都在用什么护肤品》,评论区置顶"无意间发现个小众国货",三个月后这一个"小众品牌"就上了李佳琦直播间。这套组合拳的行动目的,明显是先种草后收割。
二、常见的行动目的有哪些套路?
上周我跟做运营的老王撸串,他掰着手指头给我数:
- 品牌认知类(记住Logo就行)
- 网民转化类(扫码/加群/下载)
- 口碑营造类(求转发集赞)
- 危机公关类(出事后的洗白文)
最绝的是瑞幸咖啡的操作。年初被做空时,铺天盖地发《中国人喝咖啡的姿势正在转变》,表面聊咖啡文化,实际在转移留意力。这种行动目的属于"转移视线+重塑形象"的复合型。
三、怎么判断文章藏着什么猫腻?
教你们个简易方法——看结尾三行字。假若突然出现"限时优惠""独家福利""扫码领取"之类的字眼,八成带着转化任务。不过现在高级玩家都开始把行动目的埋中间了。
比如说某学识付费平台的骚操作:
第1段:职场新人被上司PUA的经历
第5段:偶然参加了个沟通训练营
第8段:现在升职加薪了(附课程二维码)
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行动目的,转化率比硬广高3倍不止。
四、行动目的定不好会怎样?
去年有个健身App翻车案例。本来想推私教课,结局软文重点都在讲健身学识,最后网民都跑去Keep练免费课程了。这就好比想卖煤气灶,结局把大家教会了钻木取火。
定行动目的要留意三个匹配:
- 人群匹配(别给老大爷推JK制服)
- 场景匹配(深夜推早餐券就是找死)
- 节奏匹配(刚认识就求婚容易吓跑人)
有个做宠物用品的顾客就吃过亏。他们在萌宠视频里插硬广,结局粉丝取关率飙升。后来改成先发《流浪猫过冬指南》,第三篇才推宠物暖窝,销售额反而涨了200%。
五、小白怎么设定合理目的?
跟我合作三年的编辑小姐姐透露,她们内部有个"5W+H"公式:
- Who(想让谁行动)
- What(具体做什么动作)
- When(在多长时间内)
- Where(在什么平台)
- Why(为何要做)
- How(怎么做最自然)
举一个实例:某亲子乐园的软文
错误写法:直接甩门票优惠
正确操作:先发《北京妈妈遛娃地图》,中间插入乐园游玩攻略,文末放限时体验券。结局当月入园人次涨了3倍,还都是精准顾客。
针对软文行动目的这事吧,说繁琐是真繁琐,说简易也简易。记住最核心的一点:别把受众当傻子,但也不能当圣人。就像追姑娘得先请吃饭再看电影,上来就开房的那是耍流氓。下次再看到"无意间发现个好物"的文章,不妨多想一想——这作者到底想让我干嘛?想明白了这一个,你离看透新闻标题套路就不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