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尴尬?熬夜写的推广文章发出去杳无音信,阅读量还没你家猫的粉丝多;别人家的软文刷爆朋友圈,你的却像扔进大海的小石子?这事儿我太懂了!去年帮朋友写母婴商品推广,开头用了八百字夸商品材质,结局顾客问我是不是在写学术论文...
一、标题要带钩子,但别当标题党
上周看到个新手写的标题《XX商品全方位、多维度解析》,这跟超市促销广播有啥区别?好标题得让人手滑点开:
- 疑问式钓胃口:把"防脱洗发水"改成"30岁秃顶的程序员,三个月发生了什么?"
- 蹭热点要巧妙:母婴商品碰上开放三胎政令,不如写《三胎妈妈的深夜救命清单》
- 数字制造悬念:《月薪3000到3万,她靠这招袭》比《职场晋升秘诀》强十倍
记得前年有个卖颈椎按摩仪的,标题用《被甲方逼疯的设计师,在位偷偷装了这一个》,当天转化率飙了200%。但千万别学某些账号搞"不转不是中国人"这种烂套路,受众现在精着呢。
二、内容要像洋葱,层层剥开有惊喜
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开头直接甩商品,跟相亲第一次见面就掏房产证似的。优质新闻标题得有起承转合:
- 故事引入:先讲上班族腰椎酸痛的真实案例
- 痛点放大:贴出医院门诊数据,制造焦虑但不贩卖焦虑
- 化解方案:自然带出商品,重点说采用场景而非参数
- 网民证言:放聊天记录截图比明星代言更可信
有个绝佳案例是卖除螨仪的,开头写新手妈妈发现宝宝总起红疹,中间穿插测验室检测报告,最后晒宝妈群的反馈视频——整套组合拳下来,商品直接卖断货。
三、广告植入要像谈恋爱,慢慢来才长久
最怕看到那种写着写着突然"硬广警告"的文章。高阶玩家都这么藏广告:
- 场景化露出:讲露营攻略时,顺带提保温饭盒保冷12小时
- 对比测验法:用自家商品和竞品做评测,但结论要客观
- 情感捆绑术:老年鞋不说防滑科技,讲"女儿买的第三双鞋"
有个卖空气炸锅的狠人,全文教做减脂餐,最后才说"用XX牌炸锅少油更健康"。受众看完菜谱顺手就下单了,还觉得自己赚到了。
四、排版要像杂志,读着不累才上头
见过最离谱的软文整篇就三段,每段八百字!阅读友好型排版得这么搞:
- 每段不超过5行:手机屏幕就巴掌大,别考验受众耐心
- 重点词加粗变色:但别搞得像霓虹灯招牌
- 多分小标题:像给文章装上路标,比如说"三步拯救熬夜脸"
- 图文穿插:商品对比图放左边,采用场景图放右边
上次看到教理财的文章,每讲完一个学识点就插张梗图,什么"钱包空空表情包""存款进度条",受众边笑边收藏,转发量是普通文章的三倍。
五、传播要搭顺风车,别自己造轮子
新人总想着从零开始做爆款,其实聪明人都知道借力。三大借势妙招:
- 节日热点:情人节卖巧克力不如推"解救直男送礼指南"
- 影视热播:《狂飙》火的时候,卖书账号推《高启强书单》
- 平台活动:蹭知乎"谢邀体",小红书"救命体"
最绝的是去年有个卖雨伞的,乘着《流浪地球2》上映,搞了个"行星发动机防护伞"的梗,淘宝问大家里全在玩"能否防陨石"的梗,自然流量省了二十万推广费。
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别把软文当广告写,当给闺蜜安利好东西的心态来写。上周看到个卖拖把的文案,开头写"老公终于肯做家务了",这真实感直接碾压那些"德国工艺"的吹嘘。记住啊,让人笑着转发的文章,才算是新时代的印钞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