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刷手机时有没有被种草过商品?
前阵子朋友给我转了个帖子,标题写着《这届年轻人开始用艾草泡了》。点进去一看,前半段讲亚健康现状,中间穿插老中医访谈,最后顺带提了某品牌泡脚包——等我反应过来,购物车已经多了件待付款商品。这大概就是软文的魔力,像隔壁邻居唠家常似的,不知不觉就把东西卖给你了。
啥是软文?不就是变相广告吗?
百度百科说软文是"带有商业属性的文字",这话听着挺玄乎。说白了就像做菜放盐,广告消息得融进干货里才吃得下去。比如说某锻炼品牌写《每天深蹲50次,她的膝盖而更健康了》,表面科普健身学识,实则铺垫自家护膝商品。
好软文有三把刷子:
- 看着像新闻:用数据说话,比如说"调查显示78%上班族存在颈椎症结"
- 藏着化解方案:故事讲到核心处,商品刚好能化解症结
- 留个钩子:文末放个二维码,或"点击领取免费体验装"
为啥脑白金广告烦人,软文却能火20年?
这事儿得说回2003年。当时电视上天天播"今年过节不收礼",大伙儿都看烦了。但同一时期,《人类可以永葆青春?》这一类文章在新闻报纸上铺天盖地,里头悄摸摸植入脑白金成分剖析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当年销售额暴涨43%。
核心差异在架构:
- 硬广像街头吆喝:"快来买!"
- 软文像闺蜜私聊:"我跟你说个秘密..."
新手必学的5种框架
悬念式(适合美妆/保健品)
开头抛症结:"为什么她天天熬夜皮肤还发光?"中间科普胶原蛋白,结尾推口服液。这套路某国货品牌用了三年,复购率涨了28%。总分总(适合数码商品)
先亮结论:"2024年投影仪选购看这三点",中间对比参数,最后带出某品牌新品。某测评号靠这架构,带货转化率增强19%。故事嫁接(适合餐饮/文旅)
把火宫殿臭豆腐写成"乾隆下江南错过的美食",给传统小吃套上文化IP。现在他们家抖音直播间常驻5万人,你说神不神?热点捆绑(适合快消品)
去年淄博烧烤火的时候,有厂家连夜出《烧烤配它更解腻》的推文,酸梅汤销售额直接翻倍。记住黄金48小时法则,热点过三天就别蹭了。反常识科普(适合家居/母婴)
比如说《天天消毒反而害了孩子》,表面颠覆认知,实则推荐适度清洁方案。某除菌品牌靠这招,三个月新增网民17万。
千万别踩的三大雷区
标题党作死
见过最离谱的标题是《惊!某明星竟在办公室做事》,点进去是卖办公椅。这种套路现在不管用了,平台算法直接限流。数据造假翻车
去年有篇推文写"测验证明去屑率99%",结局被扒出样本量才10人。现在聪明受众会扒论文来源,最好用第三方检测报告。硬广插得生硬
好比相亲刚见面就说"咱什么时候领证",谁受得了?有个茶叶品牌做得绝——写《我爸存了二十年的茶饼》,文末才提自家仓库有同款,转化率高出行业均值34%。
个人唠叨时间
干了八年文案,发现个有趣现象:网民其实不讨厌广告,讨厌的是没用的广告。就像你去菜场买葱,摊主硬塞给你两头蒜,你肯定烦;但倘使他先说"今儿天气燥容易上火",再递蒜,说不定你就买了。
最近帮某宠物品牌写推文,开头用了"养猫人凌晨三点在干嘛"这种真实场景,评论区炸出500+铲屎官故事。你看,把商品变成生活化解方案,才算是软文的终极形态。下次写文案前,不妨先问自己:假若去掉品牌消息,这篇文案还有人愿意转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