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海底捞为啥你学不会?上个月我老同学开餐厅,砸了20万搞会员体系,结局开销者压根不买账。气得他半夜给我打电话:"不是说服侍是核心竞争力吗?"别急!今儿就给你扒开服侍推广的底裤,看完这篇,保准你家的服侍也能卖出黄金价!
一、售后服侍就是赔钱货?错!
"买完东西还管三包?这不加强成本嘛!"去年给某家电品牌做咨询,老板老张就这么怼我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他们售后热线改成"家电保养管家"后,复购率直接飙升38%!
重点一:把售后变创收
- 空调清洗服侍藏着滤网耗材销售
- 汽车保养能带出改装配件推荐
- 手机维修顺带卖碎屏险(这招OPPO用了都说好)
举一个真实案例:某净水器品牌把保修期延长到5年,但要求每年付199元保养费。结局70%网民续费,比单卖滤芯多赚3倍!售后不是终点,是二次变现的起跑线。
二、会员体系怎么玩出新花样?
我表姐的美容院以前搞充值送积分,顾客嫌老套。改成"闺蜜拼卡"模式后,三个月裂变出600多个新客。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:
传统会员 | 新型会员 |
---|---|
充5000送500 | 充5000当5500花 |
积分换纸巾 | 积分换私人皮肤检测 |
生日短信 | 生日月免费带闺蜜 |
(敲黑板!)顾客要的不是优惠,是特权感。杭州某健身房推出"夜跑专属私教",会员费贵30%照样爆满,就出于给了顾客"都市精英"的人设。
三、增值服侍怎么定价最香?
上个月帮奶茶店设计"雨天半价"活动,老板死活不一样意:"这不是亏本吗?"结局活动当天营业额翻两倍——很多顾客为了凑单,买了限定款保温杯!
定价心理学三招:
- 根基服侍定低价(比如说9.9元洗车)
- 增值服侍藏利润(车内消毒收50)
- 隐藏服侍玩惊喜(免费加玻璃水)
深圳有家洗车行更绝:每次洗车送张"服侍刮刮卡",有人刮中过全年免费洗车,其实中奖率就0.1%,但顾客为了刮卡每月多来洗两次车。这招叫"赌徒心理营销",你品,你细品。
四、定制服侍怎么避免劳而无功?
我见过最冤大头的案例:婚庆公司搞私人定制,策划师熬通宵做的方案,顾客来句"跟我小红书看的差不多嘛"。后来改成"三选一套餐+微调"模式,利润率反而增强20%。
定制服侍三大雷区:
- 别让顾客天马行空(备好素材库)
- 设置撰改次数上限(超次加收费用)
- 保留最终解释权(防狮子大开口)
上海某摄影工作室的骚操作:把定制分成"青铜/白银/黄金"三档,黄金档要多花2倍钱才可以指定首席摄影师。结局80%顾客选白银档,既省人力又赚口碑。
五、应急服侍才算是摇钱树
去年北京暴雨,某开锁公司连夜推出"泡水车急救"服侍,7天赚了平时三个月的钱。记住:灾难性事物里藏着金矿!
应急服侍定价秘诀:
- 按响应速度分级收费(1小时到500,2小时到300)
- 捆绑耗材销售(通下水道必卖防堵滤网)
- 留存顾客消息(下次马桶堵了第一个想到你)
突然想到个绝的:杭州有家家政公司,夏天推"空调救星"服侍,398元包清洗+加氟,其实成本不到100元。但顾客觉得超值,出于单独加氟商圈价就要200!
本人观点时间
在服侍业摸爬滚打十年,最大的领悟就一句:别把服侍当成本,要当投资品来运营。去年帮某宠物医院设计"临终关怀套餐",起初被骂发黑心财,结局推出三个月就成了最赚钱项目。
最后说个扎心真相:顾客愿意为看得见的服侍付费,但更愿为逃过的麻烦买单。就像汽车保养,真正卖的不是那瓶机油,而是"避免半路抛锚"的稳妥感。记住,宣传服侍不是卖劳力,是卖心理保险!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