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流失率下如何避免招聘踩坑?实战干货指南
【文章开始】
招人最难的是什么?是收不到简历吗?不不不...(敲桌子)真正头疼的是——你费老大劲儿招进来的新人,干不到三个月就跑了!简历哗啦啦收了几百份,面试嘴皮子磨破,发offer欢天喜地...结果呢?新员工入职培训都没做完,人就没了影子?这种痛,HR懂,部门领导更懂!今天,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怎么在"高流失率"这个大坑面前,把招聘这活儿干得更聪明?
一、为什么你招的人总像"流水席"?
咱们先戳破这个气球:很多人觉得"留不住人"是钱没给够。钱当然重要!但实话告诉你,薪资错位只是冰山一角。你仔细品品,这些场景熟不熟悉:
- 面试吹得天花乱坠:"我们扁平化管理,成长空间巨大!" 新人来了才发现——领导一天变仨主意,流程乱得像毛线团。
- JD(岗位说明)写得像科幻小说:"三年经验造火箭",给的工资却只够买螺丝钉。新人一看落差太大,立马脚底抹油。
- 入职当天就傻眼:工位没清、电脑没装、联系人是谁?不知道!新人坐在会议室发呆三小时... 这感觉,像不像被"骗婚"?(捂脸)
敲重点:期望管理彻底翻车了! 招聘本质上是一次"双向承诺",你卖公司人设太狠,入职就是大型"揭穿现场"。
二、自问自答:简历那么多,为啥留不住人?
Q:我明明按JD招的人,履历也匹配啊?
A:因为JD本身就是"诈骗重灾区"!
比如某电商公司招"社群运营专员",JD要求:"精通数据分析,独立策划裂变活动"。实际工作呢?天天复制粘贴促销信息,回复"亲在的呢"。一个会做数据模型的人干这个?能力严重过剩,他跑不跑?
?? 实战解法:
1. 撕掉JD里的虚假广告:让部门老大写下新人每天、每周、每月真实要干的活,越细越好。
2. 面试时主动自爆短板:"我们这个岗要处理很多琐碎投诉,您介意吗?" 丑话提前说,真话赢真心。
三、"闪电离职"背后的隐形杀手:入职头7天
你知道吗?43%的新人离职念头,在入职第一周就埋下了!(某招聘平台调研数据)
真实案例:朋友公司招了个产品经理,能力很强。入职当天,HR在休产假,行政忘了准备电脑,直属领导在外出差...新人被迫在工位上"冥想"了两天。第三天,他默默退了群。
?? 千万别踩这些雷:
- 放养式入职:"你自己先看看文档哈"(文档在哪?不知道)
- 工具不给齐:电脑旧得跑不动PS,申请个软件要走8个流程
- 社交零支持:中午吃饭没人喊,像个透明人
? 救命动作包:
1. 提前布置工位,贴好欢迎名牌
2. 指定"入职导师",头三天全程陪聊陪吃
3. 安排跨部门见面会,用奶茶零食破冰
入职体验不是小事,是新人衡量公司靠谱程度的第一个秤砣!
四、钱要给对,但"给法"更要命
虽然说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但...钱给错了地方绝对能气跑人!
常见翻车现场:
- 承诺13薪,合同只写基本工资 → 年终奖说砍就砍
- 绩效奖金算法像高数题 → 每月看工资条都怀疑人生
- "我们工资不高,但期权值钱!"** → 三年后发现期权≈废纸
说实话,我见过最离谱的公司——工资分三张卡发!为了避税搞得像地下交易。员工领个工资还得做算术题?这种公司,忠诚度从何谈起?
?? 加薪不如"加透明":
- 白纸黑字写清薪酬结构
- 绩效考核标准全员公开
- 每月发工资附明细清单(别让员工猜!)
?? 记住:信任感=离职率解药!
五、压箱底绝招:用"离职员工"当镜子
你是不是员工离职就拉黑?血亏啊朋友!走得痛快的人,往往真话更多。
某科技公司HR跟我吐槽:技术岗离职率奇高。后来他们干了件事——给每个离职员工发匿名问卷:
- "哪个瞬间让你想走?"
- "如果部门领导做一件事能留住你,会是什么?"
结果答案扎心了:
"连续三个月加班到凌晨,领导说'年轻人别太计较'"
"技术评审会从不听一线意见,出了事让我们背锅"
这些信息,在职员工打死不敢说!但靠离职问卷,他们火速做了三件事:
1. 砍掉无效加班会议
2. 技术评审增加员工投票权
3. 设立管理者的"同理心考核"
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半年后技术岗离职率降了56%!(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数字的统计口径有没有水分...我没细问哈)
结尾的掏心话
高流失率像发烧,病根却在五脏六腑。招对人重要?不如说——别用错误的方式去"骗"对的人,更重要!把招聘当成一场坦诚的恋爱:别装、别作、别画饼,该给的糖别藏着掖着...
(对了,有个问题我没深究:不同行业基因差异太大了!快消和制造业的离职诱因可能完全相反...这块欢迎懂行的朋友补充啊!)
搞招聘的战友们,把"留人"的思维前置到第一通电话、第一场面试中去吧。毕竟...招到人不叫本事,留住人才是真功夫,不是吗?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