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端午节软文还能这么玩?传统节日营销新风向

端午节软文还能这么玩?传统节日营销新风向

【文章开始】
哎,端午节又要到了?打开手机,满屏的粽子、龙舟、屈原...说真的,你是不是已经有点看腻了?品牌们年年扎堆发文案,用户却越刷越快,手指一划就过去了...问题来了:费劲做的节日软文,怎么就砸不出水花了?

传统端午文案的"老三样"困局

咱得先明白,为啥用户不买账?
* ? 历史说教,上价值: 年年讲屈原、说传统,"文化传承"的大帽子一扣,用户感觉像上课,太沉重了。
? 产品硬尬联: 粽子礼盒?健康香包?把产品和端午节硬扯在一起,写什么"粽情粽意,健康有礼",生硬得像块石头...用户凭啥感动下单?
? 情感泛滥套路化: "家人团圆"、"思乡情切"...老掉牙的情感牌打多了,反而显得假大空,用户心里嘀咕:又是这套?

这就尴尬了——品牌累死累活写的稿子,像投进湖里的石头,咚一声,然后...没然后了。


想破圈?用户到底要啥?

端午软文的核心问题:用户要的不是说教,而是共鸣和"获得感"

自问:怎么才能写到用户心里去?
自答:得换个角度看节日!关注"人"在节日里真实的困扰、瞬间的快乐、细微的情绪——这才是突破口!

  • 现代人的真实困境: "抢不到车票回家怎么办?""三天假比上班还累?""五芳斋的粽子vs妈妈包的...谁是王者?"这种现实槽点,比空谈文化更能引发"对对对!就是我!"的共鸣。
  • 情绪的小确幸点: 不一定要大哭大笑。比如,"端午节那天推开家门,闻到厨房飘来粽叶香气的那一秒",这种被具象化的微小幸福瞬间,反而能戳中人心。
  • 有用的价值感: "手残党包粽子自救指南"、"如何用方言花式祝福(附音频)"、"全国奇葩粽子口味图鉴"...提供实用的、有趣的、能分享的知识或乐趣,用户觉得"赚到了",才愿意传播

玩出花样的实战案例

光说不练假把式!来看看那些打破套路的端午文案(虚构,但基于常见类型):

案例1:某打车软件
标题:《端午节回不了家?这份"云蹭饭"指南请收好》
内容:没抢到票?别难过!① 视频连线爸妈学包粽子,手把手偷师;② 给同城亲戚点个粽子外卖,附送"代吃+直播"服务;③ "一人食"解忧粽搭配电影清单...(痛点切入+提供解决方案,把"回不了家"的负面情绪转化为"云过节"的趣味行动
效果:后台用户上传"云包粽子"视频超预期三倍,订单明显提升。

案例2:某本地生活APP
标题:《救命!这届年轻人把赛龙舟玩成"表情包大战"了》
内容:搜集全国各地赛龙舟抓拍表情包(如:鼓手面目狰狞、划手翻船惊呆脸...),配搞笑解说。"端午节的精神内核?大概是...用力过猛然后一起扑街的快乐吧!"(跳出庄严叙事,从年轻人调侃视角解构传统活动
效果:UGC内容暴增,用户纷纷上传本地龙舟"名场面",品牌亲切度激增。


做好端午软文的关键技巧(划重点!)

想让用户主动"停下-读完-点赞-转发",这几点得拿捏:
1. 找小切口,别贪大: 一个"奇葩口味粽子"点,比写"中华饮食博大精深"好十倍。
2. 讲"人话",说故事: 少点书面语形容词,多用"我妈包的碱水粽,粘白糖能噎死人,但我就是馋"... 这种有体温的细节。
3. 制造强代入感: "公司发的粽子礼盒,标签撕掉送岳母,结果..." 这种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窘事或趣事,用户秒代入。
4. 利他性是传播密码: 用户转发是因为这内容对他朋友也有用/有趣! 一份靠谱的粽子选购避坑指南,绝对比产品说明书好使。
5. 轻互动: 结尾扔个小问题:"你家粽子咸甜党今年打起来没?评论区晒战场!" 成本低,活跃度高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玩法最能引爆流量?这或许跟平台调性、用户年龄段关系极大,没有一个万能模板(知识盲区暴露:精准的平台策略需深度数据挖掘,非本文重点)。比如,在小红书打"颜值+秘方攻略",在抖音玩"魔性龙舟变装"...


最后的核心:真诚 > 套路

节日营销的本质,是品牌与用户的情感握手。虽然前面讲了很多技巧,但最关键的其实是:品牌自己能不能先享受这个节日? 你是不是真心觉得端午节好玩、好吃、有烟火气?这种发自内部的认同感,才能写出不做作、不打鸡血的文案。不然,技巧再多也是漂在水面的油花。


明年端午节...别急着写屈原了。想想你的用户,那天早上被粽叶香馋醒的样子,抢票失败时抓狂的心情,或者偷偷把蛋黄肉粽里肥肉抠出来的小动作... 抓住这些活生生的人间真实,你的端午软文,才算真正划进了用户心里。 啊,写饿了,想吃粽子了...

【文章结束】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端午节软文还能这么玩?传统节日营销新风向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