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真实宝妈生活图鉴:在屎尿屁里仰望星空

【文章开始】

真实宝妈生活图鉴:在屎尿屁里仰望星空

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,看着怀里熟睡的小天使,突然特想抽自己一巴掌——就为了刚才吼他那句“再闹妈妈不要你了”?又或者,凌晨三点瞪着天花板,一遍遍刷购物车里的包包,然后默默改成下单十包纸尿裤?行啦,别藏着掖着了,都是过来人... 或者即将成为过来人?宝妈的生活,根本就是一场盛大而琐碎的修行,说难吧,连命都豁出去了;说简单吧,有时候真就为一个奶瓶放哪儿能争半天! 我们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岁月静好,但被子底下的鸡毛蒜皮,才是日常。

时间?那是啥?被谁"偷走"了?

以前上班996就觉得是人生极限挑战了?Too young too simple!当了妈,你会发现,时间这玩意儿,就像海绵里的水?不不不,更像是滴漏里的沙子,你眼睁睁看着它溜走,还tm接不住! 明明一天24小时,怎么感觉永远欠了25小时呢?

  • "待办清单"就是个笑话: 计划表排得满满的?从孩子睁眼那一刻起,计划就碎得比奶瓶掉地上还彻底。想趁他睡觉写个报告?呵,他能在你刚打开电脑时精准醒过来大哭。
  • "碎片化时间管理"太奢侈: 专家说利用碎片时间?宝妈们的时间不是碎片,是粉末!上厕所抱着娃算不算?洗澡门开着时刻竖耳朵听着算不算?
  • 自我时间彻底"灭绝": 追剧?刷手机?和闺蜜下午茶?这些词儿咋听着这么陌生又遥远呢? 能一个人安心吃碗泡面都算顶级享受了。

我表姐,外企精英,以前雷厉风行,生娃后第一次单独约我喝咖啡,坐下不到五分钟,电话催命一样响——娃哭了,死活不肯吃奶瓶。她端着咖啡杯的手都在抖,眼神是空的,问我:"你说,我现在回去堵车,他在家哭坏了嗓子可咋整?" 真的,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以前那个神采飞扬的女超人,被硬生生撕走了一半魂儿。


情绪坐过山车?今天你崩了几次?

做妈妈最大的挑战,可能不是身体的累,而是情绪的极限拉扯。 前一秒还被娃一个甜甜的笑或者软软的一声“妈妈”治愈得想哭,下一秒就能被他打翻一地的辅食气得浑身发抖想爆炸。真的,这情绪切换速度,奥运健儿都未必赶得上。

几个崩溃重灾区:

  • 产后抑郁这只"怪兽": 都听说过,但自己经历才知道多可怕。无缘无故想哭,看什么都不顺眼,觉得自己没用,甚至看着孩子觉得是负担... 别怕丑姐妹!这不是矫情,是病!赶紧说出来,寻求帮助,一点儿都不丢人!
  • 焦虑没完没了:" 奶够不够?是不是比隔壁家的瘦了?辅食这样吃行吗?摔了一下会不会脑震荡?早教课选A还是B?..." 当妈的焦虑清单,比超市收银条还长还细还永无止境!
  • 失控感如影随形: 想按自己意愿做个事?太难了。你的节奏永远会被另一个小生命的需要打乱。计划好的周末出游因为孩子发烧泡汤?太日常了。这种失控感累积久了,真的容易憋出内伤。

有研究发现哺乳期妈妈的某些激素波动确实会更容易影响情绪稳定,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根神经线搭错了导致今天特别想炸毛儿?这背后的复杂生理机制,其实连科学家也没完全整明白呢(知识盲区预警),所以姐妹们,放过自己吧!该崩就崩,崩完再说,别憋着。


当妈=失去自我?这命题太扎心...

“你看看你现在,还有点儿自己样吗?”
这句话,不管是亲妈说的、老公说的、闺蜜说的,还是自己对着镜子说的,都像小刀子一样扎心。从前的爱好、社交、事业,甚至只是简单打扮一下自己的时间,似乎都被“妈妈”这个身份挤到了犄角旮旯,落满了灰。

  • 社交圈急剧缩小: 单身闺蜜的聚会插不上话了,聊的全是孩子屎尿屁;想参加个活动吧?对不起,找不着能安心托管娃几个小时的地方。
  • 身材走样、审美消失? 衣柜里的紧身裙换成了宽大舒服的哺乳衣;精致的妆容?不如多睡十分钟;高跟鞋?想都不敢想,追娃神器必须是防滑平底鞋。
  • 事业被迫按暂停键? 升职加薪的机会在产假归来后好像悄悄溜走了;创业计划?光想想娃没人带的现实就足够让它胎死腹中。职场妈妈,真的太难了!“背奶”的艰辛,格子间的不理解... 道不尽的心酸。

很多人(尤其是某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“过来人”)觉得女人生娃后“牺牲”自我是天经地义。但,凭啥呀?! 难道怀个孕生个娃,以前那个闪闪发光的“我”就必须彻底消失吗?这事儿真的合理吗?


重建生活秩序:在“妈妈”身份上开出“自己”的花

明白了这些困境,那到底该怎么办?躺平认输?当然不!我们得想办法在“妈妈”这片土壤里,重新种下“自我”的种子,让TA慢慢长回来。这个重建的过程很慢、很难,但每一个小小的尝试和坚持,都是找回自己力量的过程!

几个(不一定有用但或许能试试)的小建议:

  • 学会“偷懒”而非蛮干: 家务不是必须满分,地脏点不会塌!奶瓶攒够一起洗。能外包的就外包(比如钟点工、洗碗机、干衣机),解放双手就是解放大脑。对自己宽容点!
  • 厚着脸皮请求支援: 老公、爸妈、公婆、闺蜜... 别死扛!该张嘴要帮忙时别犹豫。“妈妈”不是超人,需要帮手不丢人。给爸爸点机会(和压力)!
  • 创造专属的“微小时刻”: 哪怕每天只有15分钟,也要留给自己。可以是孩子睡了后听首歌、看两页闲书、敷个面膜,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发会儿呆。这15分钟,只属于“我自己”
  • 找回一两个“非妈”爱好: 插花?运动(哪怕只是在家拉伸)?写日记?玩烘焙?任何能让你感觉“我还是我”的小事情,都值得坚持。
  • 链接“同温层”战友: 主动找找小区妈妈群、线上宝妈社群。跟境遇相似的人吐槽、分享、互相打气。有时候,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,这事儿很重要!

终极心法:别总想着完美妈妈,做个 "足够好" 的妈妈就行!

最后想说的是,我们看的那些滤镜下完美的“辣妈”生活,那未必是真相的全貌。真实的宝妈生活,就是在柴米油盐、屎尿屁的泥泞里打滚,狼狈是常态。 但在某个深夜,你被那声含混不清的“妈妈”唤醒,看着那张依赖你的小脸,心里会涌起一阵无法言喻的满足和温暖。这或许就是这场修行的“光”——虽然短暂易逝,但足以支撑你爬向下一个坑(哦不,是高峰)。

我那个表姐,现在娃快三岁了,慢慢能喘口气了。她开始重拾搁置的爱好,甚至准备考个证,状态一点点回来。每次看她边吐槽带娃不易边眼睛发亮地说自己的新计划时,我明白,屎尿屁里也能开出花儿,只要你没放弃寻找那片星空。 这场人生角色的巨大转变,痛苦是真的,幸福也是真的。咱不怕狼狈,也不怕吐槽,在拥抱这份复杂的同时,请一定一定,别弄丢了那个“我”

【文章结束】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真实宝妈生活图鉴:在屎尿屁里仰望星空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