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业防疫:打造社区健康防护网的经验分享
【文章开始】
哎,说真的,咱们这日子过了几年了?还在和“疫情”打拉锯战。谁不想回家就是彻底放松?可病毒这玩意儿它不讲道理啊!社区这道门,不知不觉就从小区安全线变成了健康防护的最前线。你猜谁顶着最大压力?物业呗!天天被质疑:你们消没消毒啊?外来人查不查啊?真出事儿了能管用吗?行,今天咱就摆开聊聊,物业这防疫到底干了啥、咋干的、效果到底怎么样。
一、物业能挡住病毒?他们凭啥是关键防线?
这事吧,好多业主都觉得防疫是个人和政府的事,物业收个水电费搞搞卫生就行了?大错特错!你想啊,病毒最容易在人流交汇、共用空间的地方传开。咱们小区里:
* 单元大堂、电梯轿厢、门把手:每栋楼每天人来人往多少趟?手指头按了多少次?不消好毒就是交叉传染的温床!
* 垃圾站(特别是废弃口罩桶):病毒附着物最可能藏身的地方,不及时清运、消毒,味道难闻还是其次,真要惹出“祸”来!
* 公共健身器材、儿童游乐区:摸着铁疙瘩玩的地方,没人管能行?
* 快递外卖集中点:疫情期间激增,堆成小山了都...管理不当太危险。
说实话,如果没有物业这支队伍在第一线高频次、专业化地处理这些“触点”,单靠个人警觉和社区巡查覆盖,漏洞太大了!虽然他们也不是疾控专家,但离咱们日常生活物理距离最近的管理角色,只能顶上。这叫“最后一百米”的防疫堡垒。
二、消毒水狂喷就完事?真没那么简单!
说到消毒,很多人以为拿着喷壶到处呲呲呲就行?别逗了!我们小区物业王经理跟我诉过苦:刚开始就是猛喷,结果业主投诉味道熏眼睛、把手被腐蚀出白斑、老人滑倒... 一地鸡毛!
后来他们可算琢磨明白了:消毒有效≠滥喷滥用!关键在科学和精准:
* 分区分级,区别对待:
* 高频接触区(电梯按钮、门禁面板、楼梯扶手):得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,喷的不行,得手动擦到位,2小时就得来一轮!想想都手软...
* 一般公共区域(路面、广场):喷洒含氯消毒液,但浓度和频次得严格控制,别搞得小区跟游泳池似的。
* 下水道、垃圾桶周边:浓度得高点儿,喷洒覆盖得全,频率也得高。
* 通风差的密闭空间(电梯轿厢):除了消毒,还得想办法增加通风换气,听说他们后来在顶楼电梯机房开了个通风扇?这法子也不知效果提升多少,得看风机功率...
* 记录!记录!不能凭感觉! 每个区域的消毒时间、操作人、消毒剂种类都得写清楚公示出来,让业主监督,也方便追溯。谁干了谁没干,一目了然。
* 人员防护是底线: 保洁员穿戴手套、口罩甚至防护服作业,培训不到位,操作不规范,自己先倒下还怎么服务业主?防疫得先保己,再护人!
记得去年夏天那波,我们隔壁单元有个密接在家隔离,楼道里立刻有了“专业消毒队”的味道,但不像以前那么刺鼻了。王经理说是调整了消毒液配比。
三、大门紧闭就安全?人员管理才是大学问!
把小区大门一锁完事?那肯定是被投诉到炸锅!封闭管理不等于粗暴封锁,核心是“有管有疏”,把风险识别清楚,重点在“控”。
- 外来人员管什么?登记、扫码、测温、核酸查了吗?
- 访客?提前预约报备是基本要求。物业前台跟业主确认好了,才放进来登记。
- 快递外卖小哥?高峰期专门划了临时中转区,放货架上再通知业主错峰下来拿。有条件的还搞了紫外灯照射包裹?(这个操作效果咋样,业内还在评估中,不过挺多业主表示安心了点)。
- 装修、维修人员?查的比谁都严!健康信息、核酸证明、行动轨迹一个不能少。流动风险大的人,管控必须严。
- 内部人员也得管!别总盯着外面! 住户自己从高风险地区回来不申报的咋办?邻居发现举报的渠道得畅通!我们小区物业管家就“逮”到过两个偷偷回来的,立马通知社区处理。信息摸排靠脚跑出来,也靠群众监督。
- 技术帮忙了吗? 有些新点的小区用了人脸识别门禁自动测温、登记系统,方便是方便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技术再好,也得有责任心的人盯着执行,机器万一失灵呢?人突然发高烧呢?死机器不如活人靠得住啊!
人员管理的精髓是:精准识别风险源,该严的掐死,该通的路畅通。 一刀切,看起来省事,其实后患无穷。
四、邻居被隔离了,物业能干啥?不做“冷漠看守者”
说实话,疫情爆发初期,一些地方出现了对隔离户的歧视甚至恐慌。物业要是只管贴封条,送外卖的丢门口就走,那邻里情谊就彻底寒了心。这防疫就算成功,社区氛围也完蛋了!
我们物业(据说是跟社区一起开会学的)搞了个“温暖管家”的活儿:
* 生活保障套餐: 缺菜少粮?APP上下单,物业有专门保安小哥配送到户门口,拍照通知业主取件(无接触!)。
* 垃圾处理专人管: 隔离户家的垃圾贴特殊标识,有固定保洁员穿着防护服单独收走处理,直接运出小区。
* 需求信息畅通:“有事找管家!” 管家微信随时在线。家里老人药没了?孩子打印学习资料?甚至宠物要投喂(提前跟业主沟通好钥匙存放位置)... 特殊时期,物业的服务半径被大大拉长了。 别小看这点事,想想当时被封的人多无助,这简直是雪中送炭!
* 心理安抚也得靠沟通: 管家电话或者微信里问候两句,了解一下需求的同时,也缓解业主焦虑心情。“有啥不舒服吗?需要联系社区医生吗?” 一句关心,效果可能比消毒水还好。
虽然增加了物业的工作量和潜在风险,但这套做法吧,我们小区几次有密接隔离的,邻居抱怨反而少了,大家还挺理解配合的。邻里之间也学会了互相照应。
五、光贴通告就行?信息沟通才是粘合剂
防疫政策一天一个样,光靠社区在公告栏贴纸?老头老太看不清,年轻人下班回家告示栏都黑了灯!咋整?
我们物业真是把能用的“喇叭”都用上了:
* “轰炸式”信息传递:
* 微信群、业主APP弹窗推送: 核酸安排、最新防疫政策解读,第一时间全覆盖。
* 楼道电子屏滚动播放: 重要内容重点提醒。
* 小区喇叭定点喊话(人性化调整时间): 重要紧急通知,比如临时核酸筛查点位、出入管控变化,就怕你不知道。
* 告示栏大图大字贴! 针对不会用手机的群体。
* 科普也得跟得上: 光让业主配合,不说清楚为啥?行不通!物业管家们天天转发官方制作的科普图:口罩咋戴最有效?开窗通风要多频次?打喷嚏怎么避开人?核酸排队要注意啥?用大白话把专业知识讲明白,降低知识壁垒,业主才理解政策、愿意配合。
* 答疑解惑别缺席: 业主群里最吵吵啥?物业管家就得盯紧群里,及时回应疑问,消除误会。“为啥今天门口查特别严?”“隔壁小区有情况咱这咋样?”第一时间真诚沟通,谣言就没了土壤,恐慌就蔓延不起来。
防疫工作要高效运转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双向流动是否通畅及时。沟通做不好,阻力大十倍都不止。
六、防疫全靠物业?业主配合才是“硬道理”
嗯,物业在社区防疫里确实是顶梁柱的角色。但我说一句大实话啊:防疫是场必须全员参与的“人民战争”!物业使劲儿敲锣打鼓,业主躺平不动甚至唱反调?那堡垒再结实也得从内部破了!
业主们得做到啥?其实真不复杂:
* 出门进门配合检查: 扫码、测温、亮健康码行程卡。理解工作人员辛苦,别嫌麻烦甩脸子。你的五分钟,可能省下全社区折腾五天。
* 个人防护不能松懈: 口罩戴好!尤其是在电梯、大堂这些密闭或人多处。勤洗手、多通风!这些都是老生常谈,但真的管用。物业提供了环境保障,你个人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* 真实信息及时报备: 自己或同住人行程有风险、身体有异常,赶紧跟物业、社区说!隐瞒不报,一旦出事,连累的是整个社区,责任真担不起。
* 遵守隔离规定: 如果成了“密接”“高风险”,老实待着。不串门、不遛弯儿。生活需求大大方方跟物业提,大家都理解。
* 互相监督提醒(善意点): 看到邻居在公共空间没戴口罩、聚堆聊天,善意提醒一句。看到保洁、保安忙不过来,力所能及搭把手,比如把垃圾袋扎紧点放指定地方。良好的社区氛围是双向奔赴的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