撬动百万客流?这份古商城旅游软文营销实战方案请收好!
【文章开始】
嘿,你说现在搞旅游难不难?尤其咱们这种百年老底子的古商城,青石板路、雕花门窗是挺有味道,可游客为啥就是不买账?隔壁老王家的网红玻璃栈道天天人挤人,咱这有历史、有故事的老地方,怎么就...门庭冷落呢?问题到底出在哪?
古商城旅游,最大的痛点是什么?
我琢磨着吧,最要命的可能不是东西不好看。同质化太严重了! 十个古商城,有八个都在吆喝“千年历史”、“明清建筑”、“商贾云集”——听起来都差不离,对不?游客都审美疲劳了。
再一个,很多人就觉得:哦,古商城嘛,不就是逛逛铺子、拍拍老房子?没啥互动,体验感太单一了。你想想,年轻人现在旅游图啥?图的是能参与、能晒照、能发圈有面儿!咱那些静静躺在玻璃柜里的老物件,吸引力真不够看。
还有就是...讲不好故事! 当年这条街有多繁华?发生过啥传奇买卖?哪个老字号背后藏着几代人的坚守?这些能打动人心的东西,要么藏着掖着,要么讲得干巴巴,像念教科书。游客记不住啊!
软文营销?不就是写几篇夸夸文?
哎哟,要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!软文营销真不是堆砌华丽辞藻闭眼夸。它的核心在于“润物细无声”地种草,让目标人群觉得:“嗯?这个地方好像有点意思...”“咦,玩法还挺特别?”“这故事听得我心里痒痒的...想去看看!”最终目的是勾起欲望,促成行动。 你想想,你在小红书刷到一篇探店,是不是比硬邦邦的广告更容易被“说服”?
那古商城软文营销,具体该咋整?
别急,咱们一步步来。重点在于找准定位、玩转内容、打透渠道、促成转化。这事儿得系统性地干!
第一步:找准你的“独一无二”
* 深挖独特性: 别光说“历史悠久”,说说有啥别处绝对没有的?比如:
* 是不是某个非遗手工艺的唯一传承地?(比如,某某独家的织锦技艺、神秘的制香古法)
* 历史上是不是发生过极富戏剧性、传奇性的商业事件?(比如,一条巷子走出三位“红顶商人”?某次天灾后商界联手重建的佳话?)
* 建筑或街道布局上,有没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密码?(比如,排水系统暗合“四水归堂”?商号匾额暗藏某种密码?)
* 明确目标人群: 想吸引谁?是喜欢深度文化的银发族?还是喜欢打卡、体验的年轻人?或者是亲子家庭?不同人群,内容侧重点和渠道选择天差地别!你得精准画像。
第二步:内容创作——玩的就是“心机”
内容绝对不能是景点简介!得用各种钩子把人钩住。
* 标题党要“精准”:
* 痛点切入:“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古街?这座藏着‘商业秘史’的商城在等你揭秘!”
* 好奇心驱动:“青石板下埋着白银万两? 走进XX古商城,解码财富密码!”
* 体验诱惑:“穿上汉服当一日‘账房先生’! 沉浸式穿越XX百年古商城!”
* 讲故事是王道:
* 人物故事最抓心: “老陈家五代人守着这间药铺,百年‘诚信’招牌背后的风雨故事...”(用小人物折射大历史)
* 传奇事件增趣味: “一场大火烧了半条街?看当年商贾们如何‘抱团取暖’,浴火重生!”(带点戏剧冲突)
* 沉浸视角代入强: “我把自己‘卖’进了XX古商城做学徒,一天经历刷新三观...”(第一人称体验式写作) - 讲真,具体当年那些行规细节,我还真没考证得特别全,但这种代入感非常重要!
* 突出差异体验: 光看不行,得能动手、能参与、能社交!
* 强力加粗推荐:非遗体验工坊(扎染、木雕、打银...边看边学带回家!)
* 沉浸式剧本杀:把整个商城变成剧本场景!(游客变主角,解谜寻踪探商城)
* 特色主题市集/节庆:复活古商会、重现开市仪式、传统美食节...(打造专属IP活动)
* 视觉效果炸裂:
* 配图:高清大图、航拍全景、氛围感特写、视频短片必不可少!尤其那些能引发“哇塞”独特建筑、精致细节、热闹活动场景。短视频平台,那更是唯快不破、唯美不破!
* 排版:手机端友好!段落清晰、重点突出(比如特色体验、优惠信息用显眼方式标注)。
第三步:渠道投放——打透目标人群“信息茧房”
文章再好,没人看见也白搭!必须精准投喂!
* 微信生态:
* 公众号:深度内容主阵地,适合中长文、系列报道、互动活动发布(尤其对中老年及文化爱好者)。
* 朋友圈广告:LBS(地理位置定位)功能超好用!对周边城市游客强推送。
* 社群裂变:本地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带节奏,比如“晒图打卡集赞送定制小福袋”。
* 短视频平台(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):
* 核心阵地!主打短、平、快、爆点。
* 玩转:网红探店打卡、非遗技艺展示(超解压!)、沉浸剧本杀花絮、游客爆笑/感动瞬间合集、爆款挑战赛(如#穿越古商城寻找线索#)。记得加定位!
* 小红书/马蜂窝:
* 女性用户、年轻游客、攻略控聚集地。
* 内容要更精致、更种草、更注重“打卡价值”和“出片率”。详细攻略贴、隐藏机位分享、必体验项目清单很受欢迎。
* 本地生活平台(美团、大众点评):
* 承接转化最直接!重点推套餐优惠、体验项目预订、用户评价维护。套餐名称就要吸引人!(如:“穿越古今体验套票”、“匠人手作双人套餐”)
* KOL/KOC合作: 找对气质相符、本地粉丝粘性高的达人种草,真实性比流量更重要!
第四步:转化链路——别让流量白白流失!
软文火了,人来了,怎么变成实实在在的购票和消费?转化环节必须丝滑!
* 植入钩子要“软”:
* 文中/视频里自然提到:“文末有惊喜福利哦~”、“点击评论区链接,解锁隐藏剧本杀角色!”、“悄悄告诉你,最近有XX节活动,穿汉服入园半价!”
* 落地页要高效:
* 导流过来的页面,必须清晰直观地展示活动、价格、预订方式!扫码预订?一键跳转美团?步骤越简单越好。
* 福利刺激很关键:
* 限时折扣/秒杀
* 特色体验项目预约名额
* 关注官号领代金券/小礼品
* 分享活动/集赞换购特色伴手礼
* 重点强调:优惠一定要简单、直接、易操作!* 整那些复杂的满减、拼团,用户瞬间就跑了。
* 线下承接要到位: 线上卖得欢,线下体验跟不上,差评立马满天飞!景区服务质量、讲解员水平、体验项目的执行流畅度、卫生状况...样样是口碑基石。口碑好,才是持续的免费广告!*
这样搞,真能引爆客流吗?举个栗子聊聊
湖南洪江古商城当初也挺“低调”,后来他们深挖自己的“商道文化”,搞了“忠义镖局”场景再现、“历代商号密码解读”等活动,配合大量线上达人探秘式传播(短视频拍得贼有悬疑感),打出了“明清商业活化石”的独特标签,火了好一阵子。
不过话说回来,是不是所有古商城用了这套打法都能立马火?我觉得吧...这事得看执行。 方案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、资金投入、团队执行力差别很大。比如县级小古商城,可能暂时没法搞那种大型全城沉浸剧本杀,预算和技术都跟不上。
那是不是就不做了?也不是!小地方有小地方的玩法。关键是你得把自己的核心优势(哪怕只有一个特别亮的点),用有趣的方式,精准地捅到目标人群的心尖尖上。 集中火力攻一点,或许比面面俱到效果更好。
写在最后
古商城的魅力,在时间的沉淀,在那些沉默的建筑和器物背后鲜活的、有温度的故事和人。软文营销,说到底就是把这些宝藏挖出来,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讲给他们听、引他们来体验、让他们愿意为这份体验买单。
别让你的青石板路,只回响着历史深处的足音。用心讲好故事,用诚心做好体验,用智慧玩转营销,流量自然会来敲门。 这活儿急不得,但每一步,都算数!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