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位置推广软文:你的钱到底砸哪才响?
【文章开始】
你知道吗?现在线上投广告,选位置比写内容还让人头大!朋友圈刷着刷着就蹦出一条?APP开屏冷不丁怼你脸上?还是刷刷视频中间硬插一条?用户烦归烦,但老板们真金白银为啥还往里砸? 说白了,这就是广告位置推广的核心价值啊!今天咱就唠唠,这钱怎么花才算砸到点子上。
一、用户刷哪儿,广告就往哪儿贴?
每次打开手机,感觉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。但...真正能被用户‘看见’的广告位才是值钱的。
- 强制性高的地方,比如开屏广告:你打开APP那几秒,逃都逃不掉,曝光率绝对顶。但是,用户可能火大啊!体验贼差,直接关掉,等于白干。
- 深度粘性位置,比如信息流中间:用户正在刷帖子、看视频,兴致正浓呢,啪,插播一条。虽然用户体验受点儿影响,但胜在出现得‘自然’,用户当时心情好、注意力集中,没准儿就点进去了。
- 边边角角的位置,比如Banner位、底部标签:存在感低是真的,用户直接忽略是常态。不过话说回来,成本也低啊,长期挂着博个‘脸熟’,对品牌曝光有点用,但指望它直接带货?难度大。
所以啊,广告位置选哪,根本是平衡:要曝光还是要好感?要强塞还是要自然触达? 不能光看贼吃肉,不看贼挨打。你想让广告像牛皮癣一样哪都贴?用户分分钟就卸载APP跑路!
这或许暗示了,广告位置的选择其实是一场商家和用户忍耐力的‘博弈’。话说具体哪个用户群体更耐受哪种类型的广告打扰,呃...业界好像没有特别精准的量表,感觉更多是靠平台经验和用户反馈来猜?
二、投广告不就是烧钱嘛?位置不同,效果天差地别!
好多老板觉得:“嗨,推广嘛,不就是花钱买流量吗,找最贵的砸不就完了?”这种想法...真挺要命的!位置没选对,花大钱可能就听个水响。
想想看:
- 你卖高端定制的家具,广告贴到消消乐游戏的开屏? 玩家正急着通关呢,谁有心思看你那几千块的沙发?精准度?基本为零! 钱是花出去了,效果嘛...就当是给游戏平台做慈善了。
- 你是一家楼下新开的网红奶茶店,在小红书里找个美妆博主的信息流夹缝里投广告? 用户正在琢磨买哪只口红呢,你突然冒出来说“第二杯半价”...不是说不行,但用户当时的心思根本不在这杯奶茶上,转化率能高?说实话,我对小红书用户瞬间从口红切换到奶茶的消费决策路径,有点摸不清具体规律...
正确姿势应该啥样?
- 搞清用户在哪‘蹲着’: 你目标客户是职场白领?那午休时间刷刷职场社交APP的时候,或许能撞见你的广告。是宝妈?那深夜哄睡完娃刷母婴论坛时,可能就是你的黄金时间。‘位置’不只是物理屏幕上的点,更是用户的某个具体行为和场景!
- 平台属性要匹配: 比如你在微信朋友圈投条生活服务类广告(像洗车啊、宠物美容啊),就挺接地气,用户日常刷朋友圈时看到,顺手点个预约就很自然。但你试试在专业的股票交易APP里投个...额,情趣用品广告?那画风简直不敢想!平台气质和广告内容拧巴了,用户直接判定你是骗子!
- 预算不是唯一标准,性价比才是王道: 最核心的位置(比如电商平台搜索排名第一位的推荐位)贵上天际?如果它能带来精确流量和真金白银的转化,那就算贵也值。但如果只是一个“好看”的位子,钱花光了流量还是假的多,那就真不如找几个精准垂直的中腰部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做种草来得实在。
一个我亲眼见过的例子:有家做区域外卖的连锁餐饮店,没瞎砸什么电视广告,就在美团APP里用户搜附近美食、下单前的黄金位置做了推广。据说是把推广经费重点用在这儿了,效果嘛,听说新店高峰期单量能比隔壁同类店高出快80%,吓人不?(虽然具体是不是全靠广告位带来的,可能也有口味、服务等因素,但老板认为这块投入是核心功臣之一)。
三、好的推广软文在好位置上,那叫如虎添翼!
位置选准了,只能说成功了一半。在那个黄金点上,推出去的是啥内容?这就是‘软文’的战场了!
用户在那个场景、那个位置看到你的广告,你第一句说啥?怎么快速戳中痛点?这就考验功夫了。记住几个关键点:
- 开头带钩子: 开头就得是放大招。好奇?恐惧?利益诱惑? 得让用户眼皮抬一下!比如在健身APP训练间隙插播一个蛋白粉广告,开头“练后30分钟不补充,肌肉都白哭了?” 是不是比干巴巴“XX蛋白粉,优质好蛋白”更能抓住刚练完的用户?
- 把产品吹上天?没用!得解决‘此刻’问题: 在那个特定位置看到你,用户那一刻的小需求是啥?比如用户正在看旅行攻略的文章,旁边插播的酒店软文,重点就不该是吹酒店多豪华(虽然也很重要),而是解决此刻用户最关心的“行程安排便利性”或“价格透明不踩坑”。“机场大巴直达”、“前台24h中文服务”、“预定3分钟确认,无房双倍赔偿”这种,可能比“五星级享受”更有吸引力。
- 要让人感觉像‘刷到了有用的信息’,而不是‘硬广’: 这个尺度挺难把握的。像公众号文末的推荐,弄不好就成了硬广。做得好的啥样?比如一个讲收纳技巧的公众号,结尾来一句:“说了这么多收纳神器,其实一个灵活的分层置物架就能搞定大部分零碎!我们实测了市面上X款,这款XXX性价比最高,关键是不摇晃...” 用户觉得“诶,正好说到我心坎里了”,而不是“哦,又是广告”。
- 行动指令(CTA)必须清晰! “立即领取优惠券”、“马上下单省X元”、“限时体验名额抢”...让用户知道下一步该干嘛,别让他猜!在那个好位置上,犹豫几秒就被刷走了。
四、位置+软文,就一劳永逸了?天真!
位置选准了,软文写得也不错,投放一开,就能躺床上数钱了?现实往往给你一个大嘴巴子。
- 数据是试金石: 曝光率、点击率、转化率(点击了不算,最终是买了还是预约了?)、获客成本...这些数字不会骗人。某个位置看着热闹,点击率却低得可怜?那就要赶紧复盘:是位置的问题,还是软文的钩子没勾住人? 别光闷头烧钱不看账!
- A/B测试别嫌烦: 一个核心位置,同时跑两条不同风格的软文(比如一个侧重促销降价,一个侧重用户痛点解决)。看看到底哪条更能打?数据会给你最实在的答案,比一百个创意总监拍脑袋都靠谱。
- 平台规则说变就变: 流量入口随时在换地方!今天重点推朋友圈广告,明天算法调整可能就倾向短视频信息流了。比如微信推视频号,很多广告资源就跟着倾斜过去了。跟不上平台的调整节奏?以前躺着赚钱的位置,可能突然就‘凉凉’了。
- 用户也会‘免疫’: 再好再精准的位置,用户天天看你那张大同小异的广告图,也能产生“视觉疲劳”,自动忽略。怎么办?要么换创意(软文内容和形式换新),要么...就得考虑是不是要拓展新阵地了。
举个家电品牌的例子,他家之前重度依赖微信公众号头部位置的贴片广告,效果曾经非常好。但后来发现,用户打开公号的频率在下降,广告的触达率也跟着跌。他们迅速尝试了在视频号信息流里投推广,把软文内容做成了“30秒教会你选静音变频空调”的实用小视频。听说初期效果虽然需要培养用户习惯,但慢慢数据就有起色了,特别是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。
说到底,广告位置推广软文这事儿,真不能瞎干。位置是门道,软文是技巧,缺一不可。
- 位置错了,软文写得天花乱坠,用户也看不到或不想看;
- 位置对了,软文写得像说明书,用户点进去也立马关掉。
核心要抓住用户的“此时此刻”——在用户刷到的那个瞬间、那个地点,你的内容能不能让他觉得“哎哟,有点意思/正好需要”? 这中间涉及到的因素太多:平台的规则、用户的画像和实时状态、内容的契合度...
这事儿吧,没啥绝对的成功公式,都得一点点试、一点点调。花钱肯定是要花的,但砸在刀刃上,听到响的概率才大啊。选位置别偷懒,写软文别犯懒,看数据别眼懒。 能做到这几点,你的推广费才不至于打了个大水漂。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抢到一个好‘位子’并讲好那个‘点’,就是真正的竞争力。
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吧,广告位置推广软文的水太深,我也只能浅尝辄止,抛点经验引个路子而已。更深的门道,还得各位在实践中摸索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