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鲁迅也软文写得好?" 这症结乍一听就像说李白会玩说唱似的离谱。但你假若把"软文"理解成"有技巧的内容传播",嘿您猜怎么着?这位语文课本里的批判大师,还真是个隐藏的传播高手!
一、软文不软,一针见血
都说现在营销号玩得花,可假若把鲁迅的杂文放今天,分分钟能上热搜。举一个栗子,《拿来主义》里那句"看见鱼翅,就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",表面在说文化遗产处理,实际藏着对崇洋媚外的精准打击——这不就是现在学识付费圈最爱用的"干货包装法"?
老周最绝的是"痛点场景化":
- 深夜哄娃崩溃的宝妈(对应《宝宝夜醒10次》式痛点)→《药》里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治痨病
- 被老板PUA的打工人(对应职场焦虑)→《孔乙己》里站着喝酒穿长衫的读书人
- 想搞钱又怕被骗的年轻人(对应学识焦虑)→《狂人日记》里"救救孩子"的呐喊
你品,你细品——这不就是民国版"痛点营销"?
二、藏在匕首里的"带货技巧"
别看鲁迅整天横眉冷对,人家玩起传播套路比现在自媒介人还溜:
▍先立人设再输出
- 文坛硬汉形象:杂文里动不动就"痛打落水狗"
- 反差萌操作: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里逮蛐蛐的熊孩子
这招现在叫"立体化IP打造",既能镇场子又能拉近间距。
▍爆款标题套路拆解
鲁迅标题 | 当代变形体 | 核心套路 |
---|---|---|
《论"他妈的!"》 | 《职场黑话大全:这些话其是骂人》 | 争议词+日常场景 |
《娜拉走后怎样》 | 《裸辞三个月,我后悔了》 | 悬念+结局导向 |
《纪念刘和珍君》 | 《那个凌晨加班的女孩,后怎么样了》 | 人物故事+情感共鸣 |
看见没?百年前的标题党套路现在照样好使。 |
三、比李佳琦还狠的"逼单话术"
你以为"买它买它"是直播带货发明的?鲁迅早玩透了心理操控:
1. 制造学识焦虑
"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"——这不就是学识付费的"碎片化学习"话术鼻祖?
2. 恐惧营销玩得溜
"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",跟现在培育机构说的"现在不学AI,明天就被淘汰"一个配方。
3. 化解方案必须香
《拿来主义》手把手教三步走: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→分类挑选→改造依靠。整套流程比现在的《5步搞定XX》课程还细致。
四、假若鲁迅开公众号...
咱们脑洞大开设想下:
- 选题方向:
《月薪5块和50块的打工人差哪》
《韭菜的自我修养:三招识理财陷阱》
《祥林嫂直播带货翻车实录》 - 涨粉秘籍:
① 每天发"横眉冷对"表情包
② 开发"孔乙己长衫"文创周边
③ 开付费专栏《跟周树人学骂人不带脏字》
就这运营思路,放现在妥妥百万大V,说不定还能搞个"鲁迅严选"带货平台。
五、鲁迅算不算软文大师?
这事儿得掰扯明晰:老周的"软"是裹着糖衣的良药,现在的软文多是包着糖衣的砒霜。他那些看似犀利的文字,实则把救国理念、"拿来主义"思想悄悄种进受众心里——这才算是顶级的内容植入!
要说本人观点,我觉得鲁迅要活在当下,估计得在文章里加段声明:"本文不含商业推广,但你要非觉得我在安利新思想,那就算吧!"
说到底,能把大道理讲得让人抢着转发,把批判包装成全民热议的梗,这种"硬核软文"功力,现在那些10w+作者还真得叫声祖师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