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写的食堂软文是不是总被当成广告?明明拍了诱人的糖醋排骨,写了三小时文案,结局发出去压根没人看?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,手把手教你让食堂故事自己会说话。
一、食堂软文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场景1:小李给学校二食堂写推文,开头就是"本食堂荣获卫生A级单位",结局阅读量还没食堂阿姨抖勺子的次数多。
症结在哪:
- 把通知公告当故事讲
- 光说食堂多好,不说跟学生有啥关系
- 形容词堆成山,就是不说人话
(这时候假若有个学生路过,肯定翻白眼:"说人话会死啊?")
二、好食堂软文得会"偷听"
上个月我蹲在食堂门口数人头,发现个有意思的事——
上午10:45:第三窗口的大妈刚掀开酸菜鱼锅盖,5分钟就排了12个人
下午1:20:明明过了饭点,还有三四个学生端着砂锅米线往宿舍走
这说明啥:
学生选食堂不看招牌看味道
出餐时间直接影响排队人数
能外带的饮食就是流量密钥
(下次软文写作,别光拍菜品,把学生抢饭的场面拍进去更管用)
三、让文字飘香味的秘诀
来看一个反面教材:
"本食堂精选优质五花肉,经历28道工序精心烹制..."(学生OS:说人话!)
改造方案:
- 把"精选"换成"跟咱妈买菜一样挑"
- "28道工序"改成"从早上5点就开始煨着"
- 加句"去晚了连汤都拌不到饭"
真实案例:
理工大食堂的重庆小面档口,把广告语从"正宗川味"改成"能让北方室友冒汗嗦面",当月销售额翻倍。
四、给软文装个"钩子"
千万别小看这方面细节:
- 价钱对比法:
"6块钱的牛肉面,肉量比外卖15块的还足" - 时间攻略:
"周三的炸鸡腿11:20出锅,提前5分钟能少排8个人" - 隐藏菜单:
"跟打饭大叔说'老例子',能多给一勺卤汁"
(上次这么写的食堂,学生自发在表白墙传成了暗号)
五、照片这么拍才馋人
别再用美颜滤镜了!记住三个黄金时间:
- 刚出锅30秒:热气腾腾的样子
- 浇汁刹那:卤肉往米饭上淋的特写
- 咬开截面:包子咬一半露出流心的状态
反例:
拍得跟菜单似的整整齐齐,学生看了以为要扫码点餐。
六、真实比啥都重要
上个月有个食堂翻车案例:
文案写"人均15元吃饱吃好",结局学生晒出18块的清汤麻辣烫,评论区直接炸锅。
血泪教训:
- 别承诺做不到的事
- 价钱误差超过2块钱就等着挨骂
- 实在要涨价,就说"阿姨手抖轻了点"
(听说那个食堂后来改成"打菜小哥颜值排行榜",反而挽回点人气)
七、让软文自己传播的绝招
观察了20多个爆款案例,发现三个共通点:
- 带学生证打9折非要写成"忘带也能刷脸"
- 上新菜不说名字,就写"周三的神秘加餐"
- 把食堂大叔大妈打造成网红人设
真实数据:
某高校食堂让打饭阿姨录了句"孩砸多吃点",相关视频播放量破80万次。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五年食堂宣传,最深的体会就一句话:学生愿意转发的才算是好软文。与其琢磨怎么写高大上,不如蹲食堂听听学生怎么唠嗑。上次听见个男生说"这炸蘑菇比我妈炸得还脆",直接拿来当标题,效果比精心设计的slogan强十倍。
说到底,食堂软文不是写给领导看的年终总结,而是让学生们觉得:"这说的不就是我昨天碰到的事儿么!" 下回写文案卡壳了,干脆把键盘一推,去食堂转悠半小时,保准能找到十个现成的好素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