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结束就完事了?那你这波流量可算白瞎了!
上周跟做编程训练营的朋友喝酒,他愁得直薅头发:"砸钱推广招了200学员,结课三个月群里凉得像停尸房"。我翻开他们公众号一看——好家伙,结课推送写得跟毕业证书似的,就差盖个"剧终"的章。其实啊,课程结束才算是软文发力的黄金期,今天教你三招,把结业典礼变成招生现场。
第一问:结课软文为啥比招生广告还重要?
你也许会想:学员都毕业了还折腾啥?其实这时候他们正站在"复购"和"流失"的岔路口。去年某插画训练营的数据很说明症结:结课后延续发软文价钱的班级,续费率比静默班级高出47%,老带新比重更是翻了三倍。
核心时机抓三点:
- 学识保鲜期(刚结课1周内,学员最有分享欲)
- 成果炫耀期(结课2-4周,作品集整理完成)
- 空窗焦虑期(结课2个月后,需要新目的)
拿网页[1]里提到的学员故事法来说,有个做PPT教化的账号,结课后每周发学员作品对比图。最绝的是把学员接单赚的外快数做成进度条,刺激得老学员天天催开新课。
第二招:结课素材这么挖,学员主动帮你转
千万别让结业典礼变成领导发表讲话现场!上个月看到个少儿编程班的操作很骚——他们给毕业学员发了"程序猿大礼包":印着代码的帆布包、bug贴纸、乃至还有"防脱发"洗发水分装瓶。家长们在朋友圈晒得飞起,评论区全是问哪里报名的。
素材采集四板斧:
- 过程记录:截取课堂金句(比如说老师说的"循环就像爱情,总得留个出口")
- 对比冲击:放出第一课VS结课作品(参考网页[7]的成果展示建议)
- 趣味周边:设计课程梗文化用品(错题胶带、学识点扑克)
- 数据可视化:统计学员总练习时长,换算成绕地球圈数
记得学学网页[5]里的感悟营销,把学员深夜改作业的黑眼圈照片,和结课时的灿烂笑容拼成九宫格,配文"熬过的夜都变成了光",这转发量蹭蹭的。
第三关:转化钩子得裹着糖衣喂
别直接喊"二期报名开始啦",跟卖保险似的。有个做写作课的账号,结课推送写的是《致不会告别的你:这30个业金句承包你的朋友圈》。点进去才发现,结尾藏着"进阶班赠送金句素材库"的福利,转化率比硬广高两倍不止。
钩子设计三层次:
- 表层:实用器械包(附赠的思维导图模板)
- 中层:校友特权(老学员推荐返现翻倍)
- 深层:身份认同(颁发"课程传承大使"电子勋章)
像网页[4]说的,结尾要会埋彩蛋。比如说文末加个"毕业考卷",答对题才可以解锁隐藏福利,既加强互动,又能筛出精准网民。
发布渠道不能吃大锅饭
在网页[2]提到的媒介拣选根基上,结课软文要玩"精准打击"。比如说:
- 把学员采访视频发视频号(带#学习成长 标签)
- 长图文发知乎(标题带"亲身经历"核心词)
- 表情包合集推微信社群(方便学员多次转载)
有个做烘焙课的案例很典型:他们把学员的翻车作品做成《烘焙事故图鉴》,在豆瓣小组发帖后,居然被《日食记》转载,带来300+自然流量报名。
本人观点:结课才算是真起点
见过太多机构把结课软文写成"谢幕致辞",其实这是最该发力的时候。就像网页[8]说的课程架构要闭环,软文推广媒介也得组成回环。下次写结课推送时,别光盯着结业证书拍,去翻翻学员第一堂课的青涩作业,对比视频剪成"变形记",保准让观望的人不由得剁手。毕竟,非常好的招生广告,永远是学有所成的真人真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