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总被坑?低价发稿的三大误区
上个月老王花800块发20篇软文,结局百度搜不到半篇,气得在办公室摔键盘。这让我想起三年前刚入行时,被无良中介忽悠着花3000块发门户网站首页,最后发现是二级频道。低价发稿不是拼价钱,而是比谁会算账!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:
- 只看单价不看收录:某宝5元/篇的"门户发稿",其实是抓取站(搜狗都找不到)
- 迷信大平台:网易主站发稿500元/篇,旗下二级频道只要35元
- 忽略时间成本:有些平台拖稿半个月,热点变凉饭
四两拨千斤的渠道组合拳
去年帮母婴品牌做推广,用这套组合拳把成本压到0.3元/阅读量:
渠道类型 | 投放比重 | 均价 | 收录几率 | 适用时期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门户二级频道 | 40% | 50元/篇 | 85% | 品牌背书 |
垂直自媒介 | 30% | 20元/篇 | 60% | 精准触达 |
长尾论坛 | 20% | 5元/篇 | 30% | 长尾流量 |
KOC朋友圈 | 10% | 置换 | 100% | 信任转化 |
重点说下门户网站的二三级频道:腾讯新闻栏目页发稿115元,但带上"腾讯网"后缀,对外可以说"腾讯网报导"。就像相亲时穿A货大牌,只要不扒标签谁也看不出!
收录几率翻倍的野路子
为什么别人发10篇能收8篇,你发20篇收2篇?这里还有个行业黑话叫"包收录媒介"。在聚观新闻推这一类平台,选带"新闻源收录"标识的媒介,就算贵20%也值——毕竟被百度吃掉的文章等于没发。
增强收录的邪门招数:
- 文章里埋地域核心词(比如说"北京妈妈都爱用")
- 给文章配三张原创图(百度优先收录图文内容)
- 发稿后三天内,找5个账号模拟真实搜索
消息差赚钱术:中间商教你赚差价
认识个大学生靠倒手发稿,月入1.2万。他的玩法很简易:
- 在投媒网充值超级会员(普通会员75元的服侍,他52.5元拿到)
- 对外报价80元/篇,专接公司代发
- 批量操作20篇起投,月接30单
更狠的是接"包收录"要求:顾客预算200元/篇,他找35元的包收录媒介,一单净赚165元。这行当玩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我的进货价!
灵魂拷问:便宜真的没好货?
Q:低价发稿会直接影响品牌形象吗?
去年某奶粉品牌用地方论坛打前阵,配合门户频道造势,成本降了70%销售额却涨了200%。核心要把80%预算砸在能背书的3-5篇核心稿件。
Q:怎么判断平台是不是骗子?
要对方提供最近三天的发稿案例,直接复制标题到百度搜。能立即找到的再合作,别信什么"三天后收录"的鬼话。
Q:自己发还是找平台?
除开你有媒介主编的联系方式,否则老实找聚观新闻推这一类聚合平台。他们手握926家媒介超级会员价,比单独对接便宜40%。
行业黑话:看懂报价单的秘密
某发稿平台的会员价目表藏着玄机:
- 超级会员=内部批发价(腾讯新闻实时热点252元→超级会员185.5元)
- "可带联系方式"=能加微信号(价钱翻倍)
- "新闻源收录"=百度能搜到(多花这一个钱值)
重点看"平均出稿时间":选0.5-2小时内的平台,碰到热点能抢时效。有些平台标注"2-3天"的,可能编辑在等排期。
刚入行时总觉得便宜就是王道,后来才明白——会花钱比少花钱更为重要。就像昨天看到个案例:某老板把1万元预算拆成200篇垃圾稿,不如集中砸5篇优质内容+50篇铺量。记住,软文是鱼饵,池子里没鱼,撒再多饲料也钓不上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