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刷抖音的时候有没有被一碗牛肉面馋到立马下单?或看公众号推文时,莫名其妙就收藏了那家从没去过的私房菜馆?别不承认,这都2025年了,美食新闻推广早就升级成"精神下饭菜"了。今天就给各位餐饮老板扒一扒,怎么用文字把食客勾得口水直流还迫不得已掏腰包。
一、平台选得好,流量自己跑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"撒胡椒面式"投广告。去年认识个做小龙虾的老板,花三万块把同样的一篇推文发到58个平台,结局转化率还不如街边传单。为啥?精准投放才算是王道啊!
平台类型 | 适合内容 | 效果天花板 |
---|---|---|
专业美食网 | 菜品测评、厨师专访 | 转化率25%-30% |
短视频平台 | 制作过程、吃播实录 | 曝光量千万级 |
本地生活号 | 套餐优惠、门店活动 | 到店率增强3倍 |
举一个实在例子:老王家的火锅店去年在"杭州吃货"公众号发了篇《冬天涮肉的十八种姿势》,文末加了个"暗号优惠",结局当月营业额涨了40%。你猜怎么着?80%的客人进店第一句话就是"我要解锁姿势"!
二、内容没套路,神仙也难救
见过最离谱的软文编写什么是软文?某连锁奶茶店写了篇2000字的《茶叶种植技术白皮书》,阅读量还没店员每天摇奶茶的次数多。要我说,美食新闻推广就得像烧烤——简易粗暴才够味!
三大必杀技收好不谢:
- 痛点开场:"加班狗怎么5分钟吃上热乎饭?"(便当店适用)
- 感官轰炸:把"脆皮五花肉"写成"牙齿轻咬的刹那,油脂像烟花在舌尖炸开"
- 神转折:开头讲减肥血泪史,结尾安利低卡甜品
记得去年有家轻食店更绝,写了篇《我把沙拉吃成了火锅》,教人用火锅蘸料拌沙拉,小红书直接爆了10万+收藏。你看,商品还是那个商品,换一个说法立马身价翻倍。
三、情怀这碗饭,吃得香又久
现在食客精着呢,光说"好吃"可不够。你看人家"外婆家的菜",软文里压根不提食材多新鲜,光说"灶台边的竹板凳"、"掉了漆的搪瓷杯",愣是让80后90后哭着排队。情怀营销就像老火靓汤——得小火慢炖才有滋味。
不过要留意分寸!前阵子某网红餐厅翻车,非说自家红烧肉是"乾隆下江南时的御膳",结局被网友扒出菜单里还有番茄意面。要我说,编故事也得讲基本法,学学人家饺子馆的《三代人只擀一张皮》,那才叫真·传承。
四、数据当佐料,可信承度更加高
"月销10万+"这种话早过时啦!现在注重用数据讲人话。比如说烧烤店可以写:"每晚消耗竹签连起来能绕足球场3圈",比干巴巴说"销售额好"生动多了。
更加高级的玩法是搞对比测验:有家奶茶店做过《500人盲测,七分甜到底多?》,把竞争对手的甜度做成曲线图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当天外卖订单直接爆单,配送小哥差点累哭在店里。
五、新手避坑指南
最后给小白们提一个醒,这三个雷区踩一个都可能半途而废:
- 自嗨式写作:通篇"本店荣获十大必吃榜"(关我啥事?)
- 图片堆砌症:九宫格美食图+五毛特效(看着像微商朋友圈)
- 活动不明确:"优惠多多"到底是多多少?(不如直接发代金券)
去年有家日料店就吃过亏,推文写得诗情画意,结局客人到店问有什么活动,服侍员只会背菜单。要我说,软文最后不加行动指引,就像吃火锅不给筷子——看得见吃不着。
干了十年餐饮营销,最大的感悟就是:好软文得像麻辣烫,看着诱人,吃着过瘾,最后还惦记那口汤。下次写推文前,不妨先问一问自己:假若屏蔽了店名,这篇东西还能让人流口水吗?假若不是认回答,赶紧把锅里的文案回炉重造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