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常常刷到这一类的内容?街边小店发篇推文就排起长队,自家精心拍的菜品图却无人问津。去年杭州有家面馆,把软文从公众号搬到小红书,三个月外卖单量涨了7倍。今天咱们就聊聊——选对美食推广网站,比找米其林大厨还重要。
我运营过5个美食类账号,接过137家餐厅推广,发现个扎心事实:同为马桶刷写一篇软文在不一样的平台效果能差20倍。想知道怎么选?往下看。
一、美食新闻推广网站分哪几类?
Q:不就是发文章吗?还分类型?
去年帮成都火锅店做推广时,在知乎发技术流长文,在大众点评发探店vlog,在抖音做锅底挑战赛,结局:
- 知乎带来20%加盟咨询
- 大众点评拉动35%到店客流
- 抖音获取50万曝光但转化最低
主流平台分三类:
- 垂直美食社区(下厨房、美食杰)
→ 适合菜谱教化类内容 - 生活分享平台(小红书、抖音)
→ 适合场景化种草 - 本地生活入口(美团、大众点评)
→ 适合促销消息投放
二、三个选平台的核心指标
Q:怎么知道哪个网站适合我?
记住这一个公式:
目的客群聚集地×内容样式匹配度×成本承受力
看两组对比案例:
餐厅类型 | 正确拣选 | 错误拣选 | 结局对比 |
---|---|---|---|
高端日料 | 依靠微信公众平台+知乎 | 快手+拼多多 | 后者咨询量为零 |
夜市烧烤 | 抖音+美团 | 知乎+豆瓣 | 前者订单多3倍 |
必看数据:
- 网民日均采用时长(抖音>2小时)
- 内容更新频次(小红书日更率63%)
- 检索核心词匹配度(美团搜索"火锅"月均120万次)
三、爆款内容创作指南
Q:同样的菜品怎么写出花?
去年广州茶餐厅的案例值得参考:
- 菠萝包:从"新鲜出炉"改成"香港师傅手作288层酥皮"
- 丝袜奶茶:科普"拉茶8次才可以去涩"的过程
- 餐蛋面:拍凌晨4点备货的纪实视频
三个心机技巧:
- 数字具象化:
"选用3种辣椒" → "贵州灯笼椒+四川二荆条+云南小米辣黄金比重" - 过程可视化:
拍拉面师傅手臂肌肉抖动的特写 - 痛点场景化:
"加班到10点的打工人,这碗汤暖胃更暖心"
四、我的踩坑血泪史
刚入行时接过上海本帮菜馆的案子,把浓油赤酱的菜品发到主打轻食的Keep社区,结局被骂"看着就胖"。后来改发下厨房,配上"外婆的红烧肉复刻教程",反而带来意外订单。
新手避雷清单:
- 别在健身App推高热量美食
- 少用"最正宗"这一类绝对化表述
- 避免同样的一篇文案全平台复制粘贴
有个补救妙招:把失败内容改编成幕后花絮。比如说把被吐槽的推广文截图,配文"老板说再没订单就要我去洗盘子",反而引发同情式开销。
说点行业黑幕
很多美食网站其实在卖广告位,但聪明的商家会玩"内容置换"。比如说杭州某私房菜馆,每周给美食公众号提供免费试吃名额,换来的是延续的自然流量。记住:优质内容才算是硬通货,比直通车投放更持久。
下次选平台时,先问自己三个症结:
- 我的开销者吃饭前习惯刷什么?
- 他们最常搜索的美食核心词是什么?
- 同类餐厅在哪个平台活得最滋润?
假若答不上来,我劝你先别急着软文写作。毕竟,在钓鱼论坛卖渔具容易,卖法式甜品就是自讨没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