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刷到过越城区那家网红臭豆腐店的推文?看着人家天天排队,自己花五千块找代运营公司写的软文却杳无音信?去年有个做黄酒生意的绍兴老板跟我说,他在某平台投了三万块推广费,结局就来了七个咨询电话——这事儿我能笑他三年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在绍兴这座巴掌大的城里,怎么用软文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先讲个真事。柯桥轻纺城有个卖窗帘布的老陈,去年听信某杭州公司的鬼话,花两万块做全网推广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阅读量倒是破了十万,但下单的全是新疆、黑龙江的顾客,运费比利润还高。后来我教他改投绍兴本地宝妈群,配上"柯岩街道幼儿园同款遮光布"这种文案,三个月卖出七百多套。故此啊,在绍兴搞推广,找外地大公司不如本地小渠道。
绍兴人最吃哪套软文?
上虞某母婴店老板做过测验:同样的婴儿车广告,写"欧盟认证"点击率2%,改成"百官广场遛娃神器"点击率直接冲到11%。记住这三个核心词:
- 地标捆绑(投文案必带世茂广场、鲁迅故里)
- 方言梗("介个套"、"哉话"适当穿插)
- 时令挂钩(杨梅季推冷饮店,黄酒节推民宿)
嵊州有个做小笼包的更绝,他在软文里写:"上海客人开车三小时就为这笼,其实嵊州客运中心往东200米"。结局杭州来的吃货把店门口堵得水泄不通,这种"舍本逐末"的反向操作值得学。
平台拣选生死战
绍兴人常犯的错是盲目跟风投抖音。镜湖新区某健身房老板砸钱找网红拍段子,3000块一条的视频点赞过万,但办卡的就三个学生仔。后来改成在"绍兴E网"论坛发《城东宝妈减肥日记》,贴了张从160斤到110斤的对比照,咨询电话当天被打爆。
这里还有个数据对比:
本地公众号 | 抖音同城 | 社区微信群 | |
---|---|---|---|
有效客资成本 | 80元/个 | 300元/个 | 20元/个 |
转化周期 | 3-7天 | 15-30天 | 即时 |
多次转载几率 | 12% | 5% | 35% |
诸暨某珍珠商家就是靠这表格,把推广预算从抖音挪到"西施号"本地公众号,半年省了八万块广告服侍费。
内容雷区千万别踩
柯桥某楼盘去年写的软文被骂上热搜,就出于吹嘘"比迪荡湖更宜居"。要记住绍兴人最恨捧高踩低,去年鉴湖小镇的民宿推文写"比安昌古镇清净十倍",结局被本地人群嘲了三个月。
正确做法看这家面馆:
"解放北路开了二十年的次坞打面,老客都晓得阿炳师傅凌晨三点揉面"——时间证人+手艺传承+老客背书,这三要素比啥华丽辞藻都管用。
自问自答环节
Q:刚开业没客源怎么启动?
A:越城区火锅店老板的妙招——在外卖袋塞手写纸条:"发朋友圈晒图,送30元券(限堂食)",既赚曝光又拉回头客
Q:怎么防止被代运营公司坑?
A:要求签"绍兴三区转化对赌契约",比如说约定柯桥、越城、上虞各带来50个到店顾客才算达标
Q:预算只有2000块怎么投?
A:学这家奶茶店——花500印带二维码的纸巾包,雇大学生在银泰城发,扫码率比朋友圈广告高4倍
Q:怎么让软文看起来不像广告?
A:嵊州某农家乐老板在"绍兴晚报"角落登了篇《寻找83年在崇仁古镇拍照的上海游客》,文章最后才提自家民宿,这种故事化操作绝了
独家数据
新昌某景区实测:在推文里加"凭绍兴身份证门票五折"的隐藏福利,转发率比直接打折高220%。还有个邪门招数——把活动海报贴在公共厕所,据说是某黄酒作坊老板喝醉后想出来的馊主意,结局当月销售额翻番。
说到底,在绍兴做新闻营销就像烧霉干菜,火候太猛会焦,太小又不出味。找那些张口闭口"全网营销"的公司,还不如跟社区门口修自行车的老头唠唠——他指不定比你更懂绍兴人要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