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疫情期间消费软文怎么写才能让人边囤货边点赞?

各位老铁,咱就是说,疫情期间谁没在深夜刷手机囤过货啊?但为啥有些软文让人看完立马剁手,有些却像居委会通知一样让人秒划走?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一个事儿,保准你听完能写出让人边囤货边点赞的神级文案!


一、情感共鸣才算是硬通货

(这时候你肯定要问:现在大家钱包都紧,光打感情牌有用?)嘿,还真有用!某速食品牌把泡面写成"隔离期的精神氮泵",愣是让库存清了三次。核心得抓住这三个情绪开关

  1. 稳妥感缺失:"每次开冰箱看到满满当当,才敢安心追剧"
  2. 陪伴渴望:"独居第21天,这包螺蛳粉成了最懂我的饭搭子"
  3. 掌控感重建:"抢菜不如囤罐头,至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"

看一看这组数据就懂了:

传统卖点情感共鸣
点击率1.2%5.8%
转发量23次580次
客单价89元156元
(数据来自某电商平台2025年Q1报告)

二、实用价值得装在故事盒子里

千万别学商品仿单!要把卖点变成生活片段。比如说消毒液这么写:
"凌晨三点突然封楼,翻出半瓶84时的狂喜,比中彩票还真实"

三大必杀场景模板

  1. 应急时刻:"突然黄码时,幸亏柜子里还有三盒自热火锅"
  2. 亲情传递:"给爸妈寄维生素,像给手机充话费一样成了月度任务"
  3. 小确幸营造:"居家办公最大的快乐,是咖啡胶囊掉进杯子的咔嗒声"

某猫粮品牌用"隔离期毛孩子的救命粮"故事,让客单价直接翻倍。你看,这比干巴巴写"营养均衡"强多了吧?


三、互动营销玩出花来

(新手可能嘀咕:现在人都懒得动弹,咋互动?)那你可小看人类的介入欲了!某社区团购搞了个"晒冰箱赢补给"活动,三天收到2万张照片。

实操三板斧

  1. 反向种草:"说说你最后悔没囤的东西,抽10人送物资大礼包"
  2. 云体验:"直播开箱防疫物资,像拆生日礼物一样刺激"
  3. 养成游戏:"连续签到7天解锁隐藏优惠,跟集健康码似的"

记得那个把买菜写成"现实版开心农场"的案例吗?转化率比普通推文高出3倍。


四、避坑指南(血泪教训啊!)

  1. 别当数据复读机:"99.9%杀菌率"不如"喷完这瓶,连门把手都敢摸了"
  2. 切忌悬浮文学:"开着玛莎拉蒂送菜"这种剧情,分分钟被骂上热搜
  3. 转化路径别设槛:都这时候了还让开销者跳转三次才可以下单?差评!

前阵子某品牌把消毒湿巾吹成"医疗级防护",结局买家实测发现酒精含量不足,评论区直接变翻车现场。


五、将来趋势提前卡位

现在最火的玩法是OMO(线上融合线下)。比如说某超市的"云逛菜场"直播,受众能远程指挥店员挑西红柿,成交率高达38%。还有品牌把优惠券做成电子通行证样式,用着用着就成习惯了。

三个新方向

  1. 健康可视化:智能手环监测数据换购折扣
  2. 宅金融PLUS:把瑜伽垫写成"居家办公防痔疮神器"
  3. 情绪刚需:推出"解压零食盲盒",专治焦虑性进食

本人观点:
干了五年文案,疫情教会我——有哪些软文不是卖商品,而是帮网民说出心里话。就像那个把黄桃罐头写成"东北人的防护结界"的爆款,看似在讲饮食,实则治愈了无数人的不安。下次提笔前,先把自己关小黑屋半小时,想一想此刻大家最需要啥:是稳妥感?陪伴感?还是找回生活的掌控感?把这些答案揉进文案,流量自然来敲门。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疫情期间消费软文怎么写才能让人边囤货边点赞?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