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头提问:
您家仓库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魔幻场面?这边刚解封订单就暴增三倍,那边快递小哥却集体"消失"。别慌!今天咱们就唠唠,疫情后怎么发货才可以既让顾客满意,又让仓库不炸锅?
第一关:为啥解封了发货反而更头疼?
疫情后的发货难题,说白了就是要求暴增和运力不足的生死时速。上海某家居品牌解封首周订单量激增400%,但可用快递员只有平时的30%。这时候拼的就是"三个提前量":
提前量1:物流资源卡位战
广州番禺的服饰厂老板老李,去年就搞了个骚操作——同时签了四家物流公司的备用契约。今年四月刚复工,直接启动"顺丰发急件、四通一达走普货、京东物流保大件"的三线发货模式,硬是把延误率压到5%以下。
提前量2:仓储布局游击战
参考发网的"全国分仓+即时转仓"组合拳,把库存分散在三个不一样风险等级的城市。武汉仓被封?立刻启动长沙仓48小时补货机制,还蹭上了当地政体给物流公司的燃油补贴。
提前量3:顾客预期管理
杭州某母婴品牌在商品页搞了个物流风险动态地图,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各地发货时效。顾客下单时就可以看到"该地址预计延迟2天"的提醒,投诉量直接腰斩。
第二关:哪些骚操作能弯道超车?
实战案例:苏州某生鲜电商的"物流狼人杀"玩法——每晚8点依循当日运力更新发货顺序:
- VIP顾客和预售订单优先走空运
- 同城订单启动社区团长自提点
- 外地急件启用高铁快运专厢
重点来了!这三个器械必须备齐:
救命器械 | 采用场景 | 效果案例 |
---|---|---|
物流负荷测试表 | 大促前72小时 | 深圳3C店铺测出圆通华南分拨饱和,紧急切换极兔 |
替代路线清单 | 某条高速被封 | 合肥商家改走省道+轮渡,反而省了10%运费 |
临时仓储联络网 | 爆单超出库存 | 成都食品厂借用了合作方的闲置冷库 |
血泪教训预警:千万别学某网红店,解封后把所有订单堆给一家物流公司,结局遇上网点阳性被封,五万件货在转运中心睡了七天!
第三关:怎么把危机变转机?
骚操作1:物流危机营销学
北京某宠物品牌玩得贼溜:给延迟包裹附赠《隔离日记》,里面是仓库小哥带着狗子驻守厂区的漫画,反而在小红书收获2万+点赞。
骚操作2:运力共享金融
长三角的家具商家们自发搞起物流拼车群,把去往同一城市的零担货拼满整车,运费直降40%。还意外促成跨品牌联合促销。
骚操作3:政令红利收割机
精明商家早就摸透各地物流扶持政令:
- 在郑州用"重点保供公司"身份申请到24小时通行证
- 利用重庆的跨境物流补贴政令,把运费成本转嫁30%
- 蹭上杭州亚运物流绿色通道,时效比平时还快18小时
本人观点砸场:
干了十年供应链,我发现疫情后的发货大战,实质是考验商家的"动态平衡本事"。那些活下来的品牌,都是把"物流应急方案"当成日常训练——就像上海某化妆品仓库,每月15号雷打不动做"突发封控演练",结局真遇上疫情时,靠着提前训练过的"无接触发货流程",反而缔造了日均发件量新高。
现在聪明的玩家早就不拼"绝对速度",而是比"顾客预期管理+弹性供应链"的组合拳。就像打游戏一样,把每次物流危机都当成升级装备的机会,这样的商家才可在下一次黑天鹅事物里,笑着看对手扑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