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为啥别人家的玉米软文能卖断货,你写的标题像超市促销牌?"刷着朋友圈里同行们动辄10万+的爆款文案,刚入行的农商品电商小王急得直挠头。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上个月采访的某农业品牌总监说的那句话——拟标题就像挑玉米,得掐准最嫩的那节才出汁!
选题定方向:你的玉米卖给谁?
小王上周写了个标题《新鲜玉米上市啦》,结局阅读量还没他家玉米须多。这事儿让我想起网页里说的,拟标题前得先搞明白三件事:
谁在看你朋友圈
蹲菜商圈的大妈和CBD白领要的可不是同款玉米,前者关心"煮多久能软",后者在意"多少大卡"什么时间刷到
早上7点推《三分钟搞定营养早餐玉米》,晚上10点发《夜宵吃这一个不怕胖》,比干巴巴的《玉米促销》强十倍他们正烦啥
网页里那个爆款标题《996打工人必备抗饿神器》,就是抓住了上班族来不及吃饭的痛点
标题七十二变:总有一款适合你
照着网页总结的套路,玉米新闻标题大概能分这么几类:
类型 | 菜鸟标题 | 高手标题 | 为啥火 |
---|---|---|---|
悬念型 | 优质玉米推荐 | 隔壁李姐偷学的煮玉米秘诀 | 制造好奇心 |
数据型 | 玉米促销 | 这锅玉米汤让婆婆夸了三天 | 结局可视化 |
对比型 | 新鲜玉米上市 | 比奶茶健康比薯片解馋 | 制造反差 |
感情型 | 玉米的好处 | 城里吃不到的乡愁味 | 引发共鸣 |
痛点型 | 玉米团购 | 夜班族的暖胃神器 | 化解要求 |
上周见个狠人,把玉米须茶写成《办公室防脱发新宠》,愣是把农商品卖进了程序员圈子。
避坑指南:这些雷区千万别踩
跟老文案们喝酒时套出来的实话,网页里可不会明说:
别学营销号搞震惊体
《惊天秘密!玉米竟然...》这种标题现在只会被当骗子,得学网页里《连玉米须都是宝》的自然劲儿少用专业术语
"膳食纤维"改成"刮油小能手","β-胡萝卜素"说成"熬夜党的护眼神器"别贪多求全
《养生美容减肥三合一玉米》不如《夜跑后啃一根顶饿到天亮》实在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带具体场景的标题点击率比泛泛而谈的高68%,就像网页里《加班党的深夜食堂》比《玉米的好处》强得多。
数据说话:哪些词能勾人
扒了50篇10万+玉米新闻标题,发现这些词出现频次最高:
- 秘诀(43次)
- 神器(38次)
- 偷学(29次)
- 亲测(27次)
- 惊现(24次)
不过需要留意时效性,像网页提醒的,去年流行的"绝绝子"今年用就显得过时了。
实战问答:小白最常问的三大难题
Q:标题要不要带价钱?
A:看场景!假若走高端路线,学网页里的《吃过这款玉米其他都成了就》;假若搞促销,直接上《三块五让你实现玉米自由》
Q:长短标题哪个好?
A:测试数据显示,14-18字的标题完读率最高,能把事儿说清又不啰嗦。比如说网页里的《煮玉米多加一物,香糯翻》
Q:怎么蹭热点不尴尬?
A:上周有个例子,把玉米棒子P成健身器材配文《刘耕宏女孩的新装备》,播放量蹭蹭涨。不过得留意别硬蹭,像网页说的要巧妙结合
小编私房话
干了八年文案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爆款标题往往不是最工整的,而是带着点市井气的。就像昨天看到个卖玉米的大姐,摊位上写着《闺女说比学校食堂好吃》,比啥华丽词藻都管用。记住啊,好标题不是写出来的,是从网民嘴里掏出来的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去菜商圈蹲半天,保管比查十篇教程都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