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发篇软文到底要花多少钱?
上周帮两个朋友看报价单,差点没惊掉下巴——老王卖智能锁这篇文案花了5800,三个月带来200多个精准顾客;老李同样的预算发母婴商品,咨询量却不到20人。这事儿就跟买奶茶似的,有人花15块喝到真鲜奶,有人花30块买了杯香精兑水。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在深圳发软文价钱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一、价钱区间大得吓人?其实有规律可循
举一个栗子:
- 朋友圈刷到的养生茶广告:500-2000元/篇(首要靠熟人转发)
- 本地美食号推新餐馆:3000-8000元/篇(带探店视频更贵)
- 科技类大V发商品测评:1万-5万/篇(还得包机票酒店)
- 上深圳新闻网首页:2万起步(能挂官网链接)
价钱波动四大金刚:
- 平台咖位:就像商场铺位,CBD临街店和地下室小铺租金能一样么
- 内容难易度:写"好吃到哭"和写"纳米涂层技术"根本俩工种
- 附加服侍:单纯发稿和包编写、包撰改、包效果是三个价
- 时间紧迫度:加急费堪比深夜代驾,越急越贵
二、不一样渠道报价对比表(2025最新版)
渠道类型 | 白菜价 | 轻奢价 | 土豪价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朋友圈KOC | 300-800 | 800-1500 | 1500+ | 转化高但圈层窄 |
垂直行业号 | 2000-5000 | 5000-1万 | 1万+ | 精准但阅读量低 |
本地大V | 5000起 | 1万-3万 | 3万+ | 带地域信任加成 |
门户网站 | 8000起步 | 2万-5万 | 5万+ | 背书强转化慢 |
短视频植入 | 按秒计价 | 15秒/5000起 | 30秒/2万+ | 爆发快衰减猛 |
(数据综合自)
三、新手最该搞懂的三件事
1. 别被"套餐价"忽悠瘸了
有个血泪教训:某生鲜品牌买了某平台的"全网推广套餐",结局发现所谓的"全网"就是20个没人看的公众号。记住要看具体媒介名单,就像吃火锅得看清涮的是真肥牛还是合成肉。
2. 内容品质决定续命时长
去年有个健身器材商,花1.2万在行业大号发稿,结局出于文案太硬,评论区都在问"这是广告吗"。反倒是隔壁老王花3000块找写手编了个《程序员在家练出八块腹肌》的故事,自然带出商品,咨询量翻了3倍。
3. 效果≠阅读量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:某培育机构非要追热点,蹭明星离婚事物发软文价钱,阅读10万+,但来的全是吃瓜群众。不如老老实实写《在深圳搬砖5年,我是怎让孩子进重点的》,诚然只有5000阅读,但80%都是目的家长。
四、这些钱真的不能省!
- 原创检测费:某公司为省300块查重费,结局文案撞车被全网群嘲
- 学识产权图片费:随手百度张图就采用的,分分钟收律师函
- 数据监测费:要知道多少人是出于看了软文来下单的
- 应急撰改费:碰到政令变动或负面舆情,改稿比相亲还急
本人观点
在深圳混了八年营销圈,发现个真谛:软文费用就像海鲜商圈的秤——水深得很,但会挑的人总能买到鲜活货。建议小白们记住三点:
- 先拿5000块试水,分开发3-5个不一样渠道,比砸钱投一个平台稳妥
- 重点看转化成本而非阅读量,算出每个咨询花了多少钱
- 与其迷信大V,不如培养自己的素人账号矩阵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很多深圳本地公司开始玩"线索软文",比如说在《在科技园上班每天吃什么》里植入轻食外卖,在《深漂租房避坑指南》里带家居用品。这种"润物悄无声"的套路,比硬广效果好三倍还不招人烦。下次你软文写作前,先把自己当受众想一想——假若刷到这篇东西,是立马划走还是不由得看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