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信不信,同样一篇讲小龙虾保鲜技术的软文,在南京发阅读量破万,回淮安发就卡在500?去年洪泽湖边某水产公司就吃这亏,砸了八万推文,咨询量还没老板娘抖音自拍多。今天咱把淮安自媒介那点事儿唠透,保你少走三年弯路。
淮安自媒介真比苏南差?
跑完清江浦区12家代运营公司,发现个怪现象:70%的文案小编竟是从婚庆转行来的。不是说人家不努力,但软文写作和写喜帖压根两码事。某次我亲见,水产老板要推即食龙虾,小编愣把卖点写成“婚礼宴席必备”,完全没抓住外卖族图方便的核心要求。
看组数据就懂差距在哪:
指标 | 淮安本地号 | 苏南优质号 |
---|---|---|
网民停留时长 | 28秒 | 1分12秒 |
互动率 | 0.3% | 2.1% |
多次转载几率 | 5% | 23% |
最要命的是,某糕点品牌在淮安找号推文,评论区竟出现“这家店不是去年吃坏过人吗”的旧谣,运营团队三天后才回复。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?
五千和五万的套餐差哪了?
千万别信“全平台覆盖”的鬼话!去年某建材老板就被坑过,所谓全网推广就是同样的一篇稿件改个标题发20个号。真懂行的公司会做这三件事:
- 拿你家顾客画像去匹配号主粉丝婚恋状况(已婚已育的推家装就是浪费)
- 把周边乡镇快递点发展成内容分发站(王营镇的点长能帮你把传单塞进快递盒)
- 教员工把商品卖点编成顺口溜(保洁阿姨都能哼两句的才算是好的文案)
开发区有家智能锁厂商就玩得溜,他们让安装师傅拍工作小视频。有个师傅修完锁顺嘴说了句“这门以前被撬过三次”,这条视频自然流量比官方号高六倍。
找个人号还是机构号?
给你来看一个真实对比案例:
楚州某母婴店同时找了本地宝妈号和MCN机构。宝妈号发文后当天带客23组,机构号数据好看却只来5人。秘密在于:宝妈号把优惠消息藏在纸尿裤选购攻略里,而机构号直接甩活动海报。
但别急着下结论!找个人号要看这方面细节:
- 翻她半年前广告帖的评论区,有没有老粉问“最近怎么不推XXX”
- 看她置顶帖里的联系方式是个人微信还是公司号
- 试下单条视频里口播品牌名的次数(超过三次大概率被限流)
有个狠招值得学:淮阴区某卤味店让老板娘带着孩子出镜,拍“教娃认香料”系列,硬是把加盟广告做成了育儿内容,现在抖音粉丝比区电视台还多。
独家踩坑报告
说个得罪人的发现:淮安某些代运营公司专门从宿迁买僵尸号,报价单上的“百万粉丝矩阵”实际活人不到两成。教你三招破局:
- 晚上十点查号主近三天视频的实时评论(真号会有新留言)
- 要求提供后台粉丝地域分布截图(本省占比低于60%的直接pass)
- 用新注册的小号测试广告链接(阅读量突涨的必是刷量)
更绝的是,某培育机构要求代运营公司用墨水屏发稿,说是防蓝光护眼。结局发现对方根本没设备,这才试出是二道贩子。现在他们改用“视频里必须出现钵池山路灯”当暗号,假团队根本模仿不来。
个人血泪阅历
去年帮朋友餐馆做推广,发现个邪门规律:在淮安发吃播视频,碗筷碰击声大的那条点赞量总高一截。后来才明白,很多使网民是在工厂午休时刷视频,境况吵得很。现在他们后厨专门备着铁勺铁碗,就为拍出脆响。
还有个冷学识:在淮安做本地号,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发视频最容易火。这一个点多数人在流水线休息,刷手机时间集中。某炸串店卡这一个时段发“油锅沸腾”视频,当天引流87人,老板娘直接累到贴膏药上班。
(写到这儿突然想起,淮海广场那家网红奶茶店,每周二店员集体换汉服拍视频,怪不得分店都开到涟水了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