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单位最近搞活动的通知是不是总被当成群公告?上周看到个案例,同样是员工锻炼会通知,A版本写"本周五下午举办春季锻炼会",B版本是"茶水间偷听到的劲爆消息:行政部藏了三张免卡券",后者阅读量直接翻了5倍。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,怎么把单位活动通知写成让人追更的连续剧。
为什么你的活动通知总被无视?
先看两组数据对比:
类型 | 普通文案 | 高介入率文案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
文体活动 | "本周举办羽毛球比赛" | "总经理办公室惊现神秘球拍!周五揭晓免卡得主" | 报名量+90% |
培训通知 | "组织业务本事增强课" | "新员工逆袭指南:三招让领导主动加薪的秘籍课" | 到场率3倍 |
团建公告 | "周末集体登山活动" | "山顶藏着行政部的惊喜盲盒!先到先得" | 转发量+55% |
核心差距在悬念设置和利益可视化。就像通知的不是活动,是职场生存的隐藏彩蛋。
第一招:选题要戳中职场痛点
别盯着活动流程自嗨,试试这三个选题方向:
- 利益诱惑:"完成拓展训练的前三名,年假额度+1天"
- 八卦心理:"财务部小王靠这一个游戏升职?周五现场揭秘"
- 反向操作:"领导不会告诉你的减压秘籍,藏在周四下午"
某国企用"食堂大妈的神秘菜谱争夺战"包装厨艺大赛,介入率从23%飙升到87%。记住:员工要的不是活动,是摸鱼也能变现的机会。
第二招:故事线要埋钩子
看这一个介入率相差4倍的案例:
- 抑扬顿挫:"开展消防稳妥演练"
- 故事驱动:"监控拍下惊险一幕:新来的实习生差点触发警报体系"
三幕剧架构最好用:
- 危机开场:"连续三月加班垫底,都是出于..."
- 转折发现:"直到在活动室撞见部门秘闻"
- 逆袭结局:"现在周报被总裁办当模板,还拿了季度之星"
某互联网公司实测,故事型活动通知的转发量比传统版高68%。
自问自答:要不要透露活动细节?
看三组行政部数据:
谋略 | 咨询量 | 介入率 | 投诉量 |
---|---|---|---|
全盘托出 | 18% | 32% | 5% |
半遮半掩 | 35% | 61% | 12% |
悬念递进 | 52% | 89% | 1% |
饥饿营销法才算是杀手锏:
"茶水间偷听到的碎片消息:①红色文件夹②周三下午③董事长签名..."
某外企用这招,年会节目报名提前三天满额。
避坑指南:行政最常踩的雷区
- 官腔太重:"请各部门主动配合"不如"前三个报名的送迟到豁免券"
- 忽视数据:说"增强凝聚力"不如"去年介入活动的同事晋升速度快27%"
- 自说自话:少用"为了公司发展",多采用"隔壁部门靠这一个活动拿了双倍奖金"
- 忽略传播性:核心消息加粗,每段不超过3行,配图尺寸适配OA体系界面
本人观点
做了六年公司宣传,最颠覆认知的是某次年会通知。他们把节目征集写成"总裁办悬赏令:谁能让他笑出腹肌奖2天带薪假",结局收到58个创意提案,是往年的3倍。这让我悟到——好活动软文案例不是发通知,而是给职场人递枪炮。
最近行业调研显示:带具体时间节点的活动预告,介入准时率增强41%。比如说把"本周五"改成"5月10日15:07(财务部发薪日后的幸福时刻)",效果立竿见影。下次写通知时,试试把截止时间定在"11:11"这一类独特时刻,员工想忘都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