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劳模报道怎么写出圈,这三个秘密连资深编辑都偷学


"为什么你写的劳模稿件没人看?可能少了这味调料!"
上周帮国企宣传部改稿件,主任看着阅读量不到200的劳模报导直挠头:"明明都是真人真事,咋就没人愿意看呢?"这事儿让我想起2025年行业报告——83%的劳模报导卡在'事迹仿单'模式,受众划走率高达91%。哎,不是劳模不够优秀,是咱写法得升级啦!


故事四步法:让劳模从纸面活起来
看一看两组对比:

传统写法爆款写法
"王师傅爱岗敬业坚守岗位""凌晨三点抢修管道,他泡烂的胶鞋里倒出半斤冰碴子"
阅读量58次转发量破千

实操案例

  1. 挖独特时刻:全国劳模张工的报导,开篇写"女儿婚礼当天接到抢修电话,他攥着请柬在井下过了50岁生日"
  2. 造戏剧冲突:省级劳模李姐的故事,用"连续7次测验失败,第8次数据记录本被台风卷走"制造悬念
  3. 埋情感钩子:市级劳模报导结尾写"荣誉证书和病危通知书同时送达时,他拣选先签设备验收单"

就像某煤矿劳模报导里写的:"每次下井前,他总会摸摸稳妥帽里夹着的全家福,28年磨穿了6张照片"。


数据可视化:硬核成就变吸睛利器
别光说"工作多年零事故",试试这么写:
时间量化:"14年井下作业,相当于绕地球走了3圈半"
成果换算:"经手焊接的管道连起来,能从北京铺到海南岛"
细节放大:"检修记录写了127本,摞起来比他都高半个头"

某油田报导出圈秘诀:"他保养过的抽油机,多采的原油够装满3个游泳池"。这些具象化数字,比空洞的"爱岗敬业"有力100倍!


三要三不要法则
要做的

  1. 要挖独家细节:全国劳模老徐总带着个锈迹斑斑的饭盒,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着给流浪猫的猫粮
  2. 要用行业黑话:电网劳模的稿件里穿插"爬电现象""零点检修"等专业术语,增强可信承度
  3. 要造记忆点:给化工劳模设计"毒气检测仪当生日蜡烛"的经典场景

避雷区
不要堆砌荣誉称号(受众记不住)
不要虚构感人情节(易翻车)
不要忽略家室侧面(劳模亦是普通人)

某机械厂的反面教材:编造"劳模父亲临终未见最后一面",结局被工友揭穿老人健在。


传播裂变三板斧

  1. 互动话题:"你身边最拼的同事有什么独特习惯?评论区抽10人送劳模同款保温杯"
  2. 二创引导:把劳模金句做成手机壁纸,文末加"保存图片可获取同款模板"
  3. 线下联动:报导油田劳模时,同步推出"石油主题咖啡",杯套印着劳模口头禅

上次给铁路体系做的策划:"跟着劳模学时间管理"话题,带动相关视频播放量破500万,报名参观劳模工作室的家长挤爆预约体系。


个人从业血泪谈
干了八年人物报导,最深的感悟是:劳模不是圣人,而是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的凡人。有次采访电力抢修劳模,发现他手机相册全是设备照片,唯独没有家人合影。追问下才知道,女儿出生时他在暴雪中抢修电路,这一个细节比任何表彰词都动人。

最近发现个玄学——劳模报导黄金配图法
工作照必拍手部特写(老茧、伤疤都是勋章)
生活照要有烟火气(菜商圈砍价、接送孩子)
荣誉墙要拍局部(摞起来的证书边角磨损处)

记住,受众讨厌的是假大空的宣传,永远为真实细腻的故事买单。就像那位每天给年轻工人带早餐的焊工劳模,报导发出后年轻技工报名量暴涨3倍——这才算是劳模精神非常好的传承!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劳模报道怎么写出圈,这三个秘密连资深编辑都偷学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