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汇聚上万优质新闻媒体
专注新闻软文发稿,软文代写,软文营销等服务

你的录用通知还在被候选人当废纸吗?


为什么精心准备的offer总被当备胎?

你肯定碰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发了录用通知,候选人却拖着不签,最后沉甸甸甩来一句"找到更加好地了"。症结出在哪呢?去年杭州某电商公司就吃了大亏——他们用微信发了个"月薪2万明天来上班"的消息,结局候选人拿着聊天记录告到劳动局,硬是让公司赔了三个月工资。

血泪教训告诉我们:录用通知不是随便发个消息的事,而是具有法典效力的要约。就像你网购下单,卖家必须发货一样,候选人确认接受后,公司就得履行承诺。


法典红线不能碰:这三个坑千万别踩

我刚入行时也犯过傻,把录用通知写成抒情散文。直到被法务部痛批才明白,这玩意儿要像手术刀般精准:

  1. 模糊话术要命:"薪资面议""福利从优"这种话,在仲裁庭上等于没说
  2. 失效日期失踪:37%的HR忘记设定回复期限,结局候选人半年后突然说要入职
  3. 体检顺序颠倒:先发offer再体检,遇上体检不合格的,分分钟被告歧视

救命锦囊来了!上周参加劳动法讲座,律师分享了个万能公式:
生效条件=体检合格+背景调查利用+XX日内书面确认。把这一个写进通知书,能避免90%的扯皮风险。


黄金六要素:让候选人连夜打包行李的秘诀

帮朋友优化过200+份录用通知,发现高手都在偷偷用这些招数:

必须死磕的细节

  • 岗位名称带部门:别写"高级工程师",要写"AI算法部-机器学习工程师"
  • 薪资拆解到毛孔:基本工资80%+绩效15%+餐补5%,试用期不打折
  • 报到指南像剧本:精确到"带3张一寸照(蓝底)+离职证明原件"

对比下这两句话
× "公司提供完善福利"
√ "入职即享15天带薪年假+部门季度旅游基金+每年两次调薪窗口"

傻子都知道选哪个对吧?具体到数字的承诺,才可以让候选人吃下定心丸。


候选人最想问的五个症结(但不敢开口)

最近做了个调研,发现这些困惑特别普遍:

Q:offer和劳动合同打架听谁的?
A:在通知书末尾加句"本通知条款与劳动合同冲突时,以劳动合同为准",能省去后续80%的纠纷。

Q:违约金怎么定才合理?
有个绝招——按岗位招聘成本算。比如说这一个岗位:

  • 猎头费=年薪25%
  • 面试官时间成本=300元/小时×8小时
  • 岗位空缺损失=日薪×空窗期

把这些数据列出来,违约金定在总成本的30%-50%,既合法又有威慑力。

Q:能不可以用表情包发offer?
还真有公司这么干!某互联网大厂用"熊猫头表情包+正式附件"的样式,签约率增强了40%。但切记核心条款必须用书面样式。


看一看其它人家的通知书长啥样

去年帮某生物科技公司改版录用通知,数据对比吓死人:

改进点旧版新版效果增强
薪资架构可视化文字描述饼状图占比签约率+35%
添加团队介绍视频链接2分钟vlog反悔率-62%
入职大礼包预览包括定制升降桌截图传播量×3倍

最绝的是他们在通知书里埋了彩蛋——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将来工位360°全景,这一个小心机让候选人朋友圈自发刷屏。


小编观点
搞了这么多年招聘,越来越觉得录用通知就像婚书——既要法典层面的严谨,又要情感层面的热度。下次写offer时不妨自问:倘使这是我亲闺女要签的合同,我敢不敢让她痛快签字?记住,优秀的通知书不该躺在邮箱里,而应该被候选人截图晒在朋友圈,配文"终于等到你"。

(完)

本站文章大多都是转载于网络,如有不实信息、版权或者侵权问题,请联系博主765536098@qq.com及时删除!直编新闻自助发稿平台 » 你的录用通知还在被候选人当废纸吗?

分享到: 生成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