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常常刷到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软文?明明看着像正经新闻,点进去才发现是卖货的?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一个让无数老板"又爱又恨"的云阳新闻推广。先给你讲个真人真事——
张老板在重庆云阳开了家腊肉作坊,去年腊月听人劝花了2万块搞互联网推广。结局推广公司给他整了篇《千年传承的烟熏秘方,竟藏在这座吊脚楼》,通篇拽文嚼字讲史实,最后两行小字提了句腊肉。张老板蹲在电脑前三天,后台订单愣是没动静,急得用重庆话直骂:"仙人板板!这些搞推广的尽会豁人!"
一、软文不是硬广,讲故事才算是王道
咱们先搞明白啥叫"云阳式软文"。说白了就是"穿着新闻马甲的广告",但精髓在于要让人看得下去。你看人家江小白咋做的?硬是把白酒广告写成青春疼痛文学,小年轻们看得眼泪汪汪还自觉转发。
去年双十一,某地脐橙种植户老李就整了个绝活。他让记者拍了自己凌晨三点打着手电检查果树的视频,配文《霜降后的第18次巡山》。这篇带泥巴味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,当天就卖出2000箱橙子。你品,你细品,真实场景+情感共鸣=爆款文案范文。
二、新手常踩的三大坑,看到第三个我惊了
- "王婆卖瓜型":通篇"最牛""第一""独家",看得人直犯恶心
- "专家开会型":堆砌专业术语,普通受众根本搞不抻抖
- "万能模板型":把商品名替换就能发,这种文章平台见一个删一个
重点来了!依循2024年《互联网内容生态治理条例》,所有商业推广必须标注"广告"字样。上个月就有家云阳本地的民宿,出于用游记样式打擦边球推广,被平台限流半个月。
这时候你肯定要问:那具体咋操作呢?别急,往下看。
三、实战手册:手把手教你写出80分软文
先记住这一个口诀:"三要三不要"
- 要像跟邻居摆龙门阵那样写
- 要把商品痛点变成受众痛点
- 要留个"钩子"让人主动咨询
- 不要自嗨式吹嘘
- 不要超过800字
- 不要采用领导视察配图
举一个栗子,想推广云阳桃片糕,可以这么写:
"昨儿个在张飞庙门口碰到个嬢嬢,她竹篮里的糕点香得我走不动道。问了才知道,这是用长江水淘的糯米,柴火灶蒸足六小时的老手艺..."(植入制作工艺)
假若还整不明白,记住这一个"万能公式":
真实故事(40%)+专业数据(20%)+化解方案(30%)+行动召唤(10%)
四、平台潜规则大揭秘
别以为写好文章就完事了,分发渠道才算是重头戏。这里给人们列个推广三件套:
- 本地论坛:发帖要带#云阳身边事#这一类标签
- 短视频平台:记得加定位,算法会给同城流量
- 微信群:发红包求转发比直接发广告管用
有个数据你可能不信:依循2023年12月云阳网信办统计,带"凌晨""坚守""老手艺"核心词的文章,转发量平均高出普通文章237%!
五、烧钱推广不如会动脑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。我见过太多老板把推广费砸给代运营公司,结局换来一堆没人看的华丽辞藻。去年认识个卖麻花的师傅,他就采用手机拍车间日常,配上川江号子当背景音乐,现在抖音粉丝都过万了。
说到底,新闻推广拼的不是文笔,是能不能让受众觉得'这说的不就是我嘛'。下次写推广文案前,先把文章念给门口保安听,他假若能听懂,这文章就成了八成。
记住喽,在云阳这片地界搞推广,"土到极致就是潮"。那些弯弯绕绕的套路,真不如老街坊端着盖碗茶给你摆的龙门阵来得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