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是不是也这样?年初山盟海誓说今年要存10万块,现在钱包比脸还干净;上个月发誓每天早起跑步,结局闹钟按掉继续睡;刷到别人晒的减肥对比照,低头看一看自己手里的奶茶...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监控拆了哈。咱们今天就唠唠,新手小白怎么定目的才不容易翻车。
先来做个测验:你现在闭上眼睛,回想上周三中午吃了什么。是不是突然发现记不清了?这就对了!人的记忆就跟漏勺似的。所以那些写在便利贴上的"我要暴富"、"我要变瘦",第二天就消失在奶茶香气里了。真正有效果的目的得符合三个特征: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摔不碎。
前阵子我表弟刚毕业,嚷嚷着要当网红。我问他具体计划,他抓抓头说:"就每天拍拍视频呗"。结局三个月过去,抖音号粉丝还停在37个——其中32个是亲戚。后来我帮他拆解目的,发现要当美食博主得先化解三个症结:
- 设备关:手机支架都没买,端着锅拍手抖成帕金森
- 选题关:今天煮泡面,明天炒鸡蛋,后天...还是泡面
- 时间关:下班累成狗,灶台都懒得擦还拍视频?
后来改成"每周六下午专门拍三条备选视频",三个月居然真攒出2万粉。你看,把模糊的愿望变成具体行动项,这事就成了大半。
有受众可能要问:"那我怎么知道自己定的目的靠不靠谱?"来,咱们用买菜思维判断下。你去菜商圈会和摊主说"给我来点好吃的"吗?肯定得说"冬瓜一斤,排骨两斤"对吧?目的制定亦是这一个理:
错误示范 | 正确姿势 | 判断依循 |
---|---|---|
"我要多读书" | "每周三晚读30页" | 具体时间+量化指标 |
"学会弹吉他" | "每天练爬格子15分钟" | 可执行的细分动作 |
"增强沟通本事" | "每周主动发起3次工作讨论" | 可测量可检验 |
前两天有个姑娘私信我,说减肥三年越减越肥。我问她平时怎么定目的,她说:"就少吃多动啊"。好家伙,这话跟没说一样。后来发现她每天下班路过蛋糕店,总跟自己说"明天开始戒糖",结局明日复明日。我让她改成"每周允许自己吃两次小份甜点",反而两个月瘦了8斤。
说到这儿想起个真实案例。我邻居老王,退休后突然说要环游中国。头三个月热血沸腾查攻略,第四个月发现光西藏路线就20多种玩法,直接拣选艰难症发作,现在天天在小区凉亭跟人下棋。你看,太大太远的目的就像蜃楼海市,走着走着就把人整懵了。
那有人要着急了:"目的拆太细会不会失去激情?"问得好!去年我帮朋友策划婚礼,这哥们非要搞什么"毕生难忘的仪式",结局光是选请柬样式就纠结半个月。后来我逼他做拣选题:"这三个方案你今晚必须毙掉一个",这才把进度拉回正轨。时期性小胜利比宏大蓝图更为重要,就跟打游戏通关似的,过一关解锁新装备才有动力继续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那些总说"等我有时间就..."的人,永远等不到时间。反而是把"学英语"改成"蹲马桶时背5个单词"的人,半年后居然能跟老外唠嗑了。所以啊,定目的这事真不用正襟危坐写计划书,核心是把想做的事嵌进日常生活缝隙里。
有受众也许会杠:"突发情况打乱计划怎么办?"巧了,上周我健身教练刚传授秘籍:倘使晚上加班没去成健身房,就在家做三组平板支撑。你看,弹性执行比严格死守更为重要。就像导航重新规划路线,总比停在路边哭强对吧?
最后说个扎心真相。大多数人定目的纯粹是跟风,看见别人考证也跟着报班,完全不想适不适合自己。我表姐就是典型,考完教师资格证、心理咨询师、营养师,现在搁幼儿园当保洁阿姨。所以啊,定目的前先问自己:这事成了对我有什么实际转变?假若答不上来,趁早换赛道。
小编观点:定目的不是许愿,得像拼乐高那样,把大图景拆成能抓在手里的小积木。先保证明天早上能准时起床,再考虑怎么征服星辰大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