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每天厨房里随手撒的一把盐,可能正在悄悄转变整个国家的健康版图。中盐集团这一个听起来有点"老干部"的公司,硬是把低钠盐广告玩出了新花样——从央视黄金时段到抖音直播间,从高铁车厢到小区电梯,他们的广告就像空气里的盐粒子,不知不觉就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。
为啥超市货架上的盐越来越"花里胡哨"?
前些天我去超市买盐,货架上摆着天山雪晶盐、海藻碘盐、低钠湖盐,还有包装长得像护肤品的竹盐。这些可不是随便搞的噱头,中盐早把商圈探究透了:85后妈妈既要饭菜香又怕孩子盐超标,健身党追求微量元素,老年人得控血压。你看那个蓝晶灵IP形象,萌萌的卡通盐精灵在包装上跳来跳去,年轻人一看就不由得拍照发圈。
央视广告里的"盐值担当"有啥门道?
去年中盐在《新闻联播》前投放的广告,开头就是个大悬念:"您家厨房藏着个隐形杀手..."。画面切到血压计飙升的数字,再转到低钠盐包装上的"减钠30%"。这招"恐吓式营销"诚然老套,但配上央视的权威背书,立马让大爷大妈们集体换盐。更绝的是他们和《高端访谈》合作,把食盐健康和"健康中国"国家战略绑在一起,这格局刹那拔高八个度。
线上传播怎么让00后也爱上"老干部"品牌?
中盐新媒介团队绝对是个隐藏的段子手。他们在抖音发起#盐值大挑战#,教人用盐刷牙美白、洗头去油,播放量直接干到5000万+。最出圈的是那个"盐系男友"梗:视频里小哥哥用低钠盐做减脂餐,弹幕都在刷"比我的健身教练还专业"。他们还搞直播拆解假盐鉴别,当场用显微镜对比不一样盐的晶体架构,硬核科普反而圈了一波科技粉。
线下活动如何把广告变成"沉浸式体验"?
今年春节我在高铁站看到中盐的智能售盐机,扫码就能领定制对联:"上联:减盐不减烟火气,下联:低钠更显孝心浓"。更夸张的是他们在社区搞的"盐疗体验馆",把盐洞养生搬进小区,大爷大妈们边做盐雾SPA边听健康讲座,这波操作我给满分。最近还听说要搞虚拟宇宙盐田,戴上VR眼镜就能虚拟晒盐,这脑洞不服不行。
广告服侍费砸这么多,真能转变老百姓吃盐习惯?
先看组硬核数据:2023年低钠盐只占商圈7%,到2025年已经冲到23%。我家楼下小餐馆老板老张,以前觉得"盐便宜就行",现在主动找我打听哪里能批发低钠盐:"现在年轻人点菜都问用啥盐,不用低钠盐人家转身就走"。更神奇的是,中盐广告里那句"减盐不减咸"都成我妈口头禅了,每次炒菜放盐都需要念叨一遍。
这些套路新手能直接抄作业吗?
别急,我扒了中盐近三年的200+个案例,总结出小白也能用的四招:
- 痛点可视化:把高血压数据做成动态心电图曲线图
- 权威嫁接:拉上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拍科普短视频
- 场景入侵:在外卖平台推"低钠健康套餐"专区
- 社交货币:设计能晒朋友圈的盐分检测小游戏
举一个栗子,你假若卖儿童盐,可以搞个"盐值成长日记"H5,家长输入孩子年龄体重,自动生成每日摄盐报告,这不比干巴巴说教强多了?
将来食盐广告会不会被AI颠覆?
听说中盐已经在测试智能炒菜锅,可以依循菜量自动撒盐。广告可能要变成这样:你面朝锅喊"少放点盐",AI语音回你:"亲,已为您切换低钠模式"。还有更科幻的——他们申请了个"味觉欺骗"发明权,用独特工艺让低钠盐吃起来更咸,这假若成了,广告词得改成"科技让你骗过舌头"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,小时候总听老人说"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多"。现在中盐硬是把这句话改写成"我吃对的盐比你走的路聪明"。这波操作,既守住了传统又玩转了潮流,难怪人家能连续三年上央视。要我说啊,做品牌就像炒菜放盐——放少了没味,放多了齁人,核心得把握那个刚刚好的"健康度"。